返回第325章 忠奸传(合章)  大耳贼刘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325章 忠奸传(合章)

临淄监狱。

伏德正在向刘备说着他所知道的事:“家父让家母以仲妹结天子婚姻,试图掌控书籍印制之事……家母便将仲妹送到了陛下身边,此事本也是历代旧例,伏氏一门并无异心。”

“但随后家母收到家父来信,让家母与我寻机入天子居所控制陛下。”

“家母不愿做此事,欲回东武,但家臣中有人被收买,齐王部曲张闿半路行凶,以家父与我等性命威胁家母。家母不肯附逆,宁可自戮也不就范。”

“随后张闿便以家父与伏氏上下之命,要挟我以宿卫之职掳走陛下。我不从,他便让我出具手令为仲妹送寿麻,用我的性命胁迫伏氏家臣行事。”

“我所知的便是如此……幸好张都尉部曲来得及时,否则我必死于张闿之手……”

伏德此时看起来很消沉,他胸腹受了些伤。

这伤是张闿砍的,但为了跑路没来得及杀人——张飞派了人跟着伏家管事,把伏德救下来了。

“可知道令尊是受谁胁迫?齐王恐怕没这个能耐。”

刘备追问道。

“不知……但或许杨修知道。”

伏德摇头:“杨修曾让我不要领宿卫之职,还劝我回雒阳在父亲身边尽孝,我那时不知其意,只以为是他随口一说……”

“杨修何时说的?”

刘备点了点头,态度并不是审讯,而是询问。

“就在王服举兵谋逆之前。”

伏德答道:“杨修也没有领宿卫之职,但他本就不擅武艺,那时谁都没在意。”

其实此时伏德不是犯人,而是证人。

旁边牢房里关着的那群穿着仆役服的才是犯人。

这些仆役确实是长公主刘华带来的,但这事有点复杂。

通过对各方消息和审讯结果的汇总,刘备大体上已经清楚了整个事态。

刘华确实打算把女儿推上皇后之位,也试图获取书籍印刷产业,但她这是正常操作,没有谋逆的心思——她是没必要谋逆的,让伏寿成为皇后才符合她的利益。

张闿想让刘华掳走天子,应该是用了威胁手段,刘华确实有很多机会见到刘协,是最有可能掳走刘协的人。

但刘华抵死不从,在逼迫之下宁可自杀。

伏完在雒阳也受人胁迫。

伏德为了保全性命写了手令,而伏家的家臣为了救主,不得不按照张闿指示尝试绑架刘协——但他们并不知道簪子上有毒。

诸葛亮觉得长公主的仆妇不正常,于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搞了次引蛇出洞。

当然,这事对刘协其实没有危险,诸葛亮是让刘协跟着宿卫一起避开的,而且自己站在前面挡着。

这其实就是小孩子想要挣点功劳以身替君,但诸葛亮确实小看了那几个女仆的身手,而且也没想到她们有毒簪,差点搞砸了。

这种险确实是不该冒的,如果产生了怀疑但又不想打草惊蛇,那就应该直接暗中抓人,非要挣这个表现,纯属多此一举……

但刘备能理解,这就是小孩子想证明自己,每个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都是如此,诸葛亮也不例外。

只能等诸葛亮痊愈后慢慢教育。

当然,诸葛亮确实也让张飞暗中追踪伏家管事了——虽然不知天高地厚,但正事倒也没耽误。

张闿是以伏德的性命威胁伏氏家臣作案的,活没干完之前当然不能直接杀死伏德,要不然就没法拿捏伏氏家臣了。

有掳走天子的希望才不会杀人,也不会轻易跑路,必然会等一阵看看效果。

虽然张闿仍然跑掉了,但至少张飞的部曲把伏德救出来了。

给侍女提供毒簪子的是张闿,这意味着张闿和他背后的人更希望刘协死掉。

这就能排除董太后、董承、董卓等人的嫌疑,他们和刘备一样,是不希望刘协出事的,他们只会希望把刘协抢回去——幕后主使就是利用了这一点。

之前董承手下的王服在临淄搞大规模袭击,多半也是被人利用了。

最希望刘协死去的,应该是袁绍。

同时,以司徒杨彪和太仆王允为首的雒阳百官也会因此获利。

而且他们有能力把董太后和董承忽悠瘸,也有最大的动机阻止刘备搞策试取士。

如果刘协死了,刘备失去了最大的名分,名门世家会轻易掌控舆论控制权,他们能随意颠倒黑白,把一切事情都推到刘备头上——毕竟刘协在临淄。

齐王刘承提前离开临淄,那么刘承多半是知情的。

见了伏德之后,刘备让部曲去把杨修带来,自己则先去审了齐王的令官。

齐国目前没有国相,只有个王府郎中令,名叫刘琰,字威硕。

此人很年轻,目前刚及冠,而且是提前及冠的,才十九岁。

刘琰是鲁国人,也算宗室子弟,与刘备的出身有些相似,是齐王一脉的分支。

藩王大多都是这样,一般都让远房旁支做家令。

不过,十九岁就能做到王府郎中令的却很少见。

“张闿是何时成为齐王部曲的?齐王无权组建军队,你身为郎中令,为何不通告此事?”

刘备招手让狱长在身旁作文书记录,与询问伏德不同,这是真要审讯,但刘备没问齐王,而是问了张闿。

“张闿……不是大王部曲,是受雇保护王府的……前些时日贼人王服聚众谋逆,大王便雇佣了张闿作护卫。”

刘琰额头上全是汗:“卑职曾让大王不要雇佣此人,但大王执意如此……”

“张闿背离陶使君逃窜,又因纵兵劫掠受我和陶使君一起通缉,你们应该也收到通缉令了,为何刘承还敢雇佣他?你可知道张闿在何处?”

刘备皱起了眉头。

“实不知……某在王府不管此事……”

刘琰摇头。

“你身为郎中令,王府外务皆该由你主事,你居然不管?那你平日管的何事?”

刘备眉头皱得更深了。

“平……平时……做周旋宴饮迎送之事……”

刘琰吞吞吐吐的说着。

“你只管寻欢作乐?那王府政令与祭祀戎戍是谁在管?监藩之事谁在做?”

刘备揉了揉太阳穴。

国相其实也是负责监察藩王的,如果没有国相,那王府郎中令就应该做监察事务,如果藩王有什么异常动向,必须马上汇报给州刺史。

“无人……卑职不敢管,也无人敢管。”

刘琰低下了头:“谁管,谁就会死……天子驾临青州后,前任郎中令便死在巨淀……之后选任的郎中令,仅仅两个月又死在了巨淀……以至卑职尚未及冠便被辟用,卑职还年轻,不想浮尸于巨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