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多哈世乒赛,启动!
五月的多哈,热浪袭人。
阳光灼灼,炙烤著波斯湾畔的林立高楼。
然而,比天气更热的。是即將在此点燃的世乒赛烽火。
自1926年伦敦首届世乒赛以来,这项象徵桌球领域最高竞技水平的赛事,已然走过近百年岁月。
作为三大赛之一,世乒赛无疑是全球桌球运动员心嚮往之的殿堂。
无数传奇,在这诞生。
许多名局,於此传唱。
男女单打各128位顶尖高手,双打64对巔峰组合,將在这片舞台上,为至高无上的荣耀展开廝杀。
单打七局四胜,考验的是极致的稳定与耐力。
双打五局三胜,比拼的是绝对的默契和爆发。
每一场胜利,都需拼尽全力。
每一分得失,都將决定生死。
不过,与往届不同。
这次多哈世乒赛,自筹备之初,便透出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最先引发爭议的,乃是球檯。
按照主办方的要求,球檯採用全新的栗色台面,而非传统的蓝色或绿色。
球檯顏色的改变,绝非標新立异那么简单。
桌球和球桌顏色的对比度、球桌的反光程度、长时间注视对眼睛带来的影响……都会直接影响运动员对来球旋转、速度和落点的判断。
尤其是高速对抗中,零点零几秒的反应时间,很大程度上依赖於视觉捕捉形成的条件反射。
好在,多哈世乒赛的球檯器材,乃是红双喜提供。
国乒封训期间,便已换装了与多哈世乒赛相同规格的球檯。
封训两周,国乒队员,从发球、接发球,到相持对拉,每一个技术环节都在栗色背景板下反覆打磨。
就连王力勤说的那样:“我们无法改变规则,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踏上多哈的赛场时,感觉就像是在自家训练馆一样熟悉。”
当然,比赛场上的感觉,与训练迥然不同。
能否適应,还需检验。
除了球檯以外。
爭议最大的,莫过於抽籤规则的重大调整。
以往世乒赛的抽籤仪式,通常都在赛前三天举行。
留给各队研究对手以及调整战术的时间,紧凑而充满悬念。
但这次,国际乒联却一反常態,將抽籤日期,提前了足足半个月。
早在4月30日,抽籤结果,便已出炉。
抽籤结果一出,选手之中,反应最大的,莫过於皮奇德福。
因为,他的首轮对手,便是陈金。
皮奇福德,这位英国老將,在乒坛並非寂寂无名。
反手连续速度之快,进攻凌厉,曾击败过马瀧和许炘。
最高世界排名第十三位。
而如今,皮奇德福的排名,已经滑落至五十开外。
但,仍不容小覷。
当他得知自己世乒赛的首轮对手,竟是陈金之后,直接道心破碎,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公开发难。
炮轰矛头,直指这次提前抽籤的新规。
『伙计们,难以置信,这就是国际乒联对待世锦赛的方式,就像wtt的规则一样。“
“提前半个月告诉你,『嘿,你的第一轮就是世界第一,那个叫做陈金的大魔王,好好准备回家吧!』”
“这剥夺了比赛的偶然性,也让我们这些排名靠后的选手失去了以逸待劳的机会。”
“公平何在?”
一番言论,迅速在外网发酵,引来不少议论。
何止是外网,国內同样一片譁然。
“提前半个月抽籤?这跟开卷考试有什么区別?”
“我去,这是变著法子要让骰子多哈夺冠啊。”
“国际乒联的百年声誉,毁於一旦!”
“烂完了,毁灭吧。”
……
对於提前抽籤,国乒眾人,也都没有太大的反应。
首轮明牌,针对训练,反而放大了比赛的激烈程度和偶然性。
正如王力勤所言:“规则对每个人都是一样,我开卷考试,你也开卷考试,最终比拼的,还是技战术、心態和意志,其实大差不差。”
“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
多哈世乒赛的第三个变化,便是鹰眼回放系统的正式引入。
这项在网球、羽毛球等项目中已成熟运用的技术,终於走进世乒赛的殿堂。
规则规定,每名球员每场比赛拥有两次挑战鹰眼的机会。
若挑战成功,则次数不予扣除。
若挑战失败,则减少一次机会。
对於桌球比赛而言,鹰眼技术的运用,大多集中在发球环节和擦边爭议。
国乒封训时,同样引入了鹰眼。
尤其是在发球训练。
队內公认,以鹰眼练习发球最多最久的人,莫过於王褚钦。
王褚钦对鹰眼技术的钻研,近乎痴迷。
鹰眼系统引入后,他几乎每天都雷打不动,加练发球至少两个小时。
而且,全都是在鹰眼监控下进行。
每一个发球的拋球高度、角度,在鹰眼的调教下,无不被他精准拿捏。
而关於鹰眼系统另一个令人咋舌的数据,则是属於陈金。
在队內组织的模擬挑战中,无论是陈金挑战对手的发球,还是对手挑战陈金的发球,其鹰眼挑战成功率竟然高达惊人的100%。
换而言之,陈金对发球的判断,对规则的理解,以及那种直觉天赋的赛场洞察力,已然臻至恐怖如斯之境。
他的眼,就是尺!
……
5月13日。
国乒一行,提前四天,乘坐包机,抵达多哈。
舱门甫一开启。
一股乾燥而又灼热的空气,扑面而来。
与帝都初夏尚带温润的气候,截然不同。
“多哈,我来了!”
张嘉豪鼻孔里塞著一团卫生纸,举目远眺,振臂高呼。
“赶紧走。”
谢名扬在后面冷声道,“別挡在门口。”
一行数十人,浩浩荡荡,穿著统一的国家队服。
光是王褚钦的教练团队,便有五个。
甚至,张雷亲自率领。
很明显,这次世乒赛,王褚钦雄心壮志,势在必得。
“除了教练以外,京队还额外给王褚钦配备了体能和医疗,就连厨师也带来了。”
张嘉豪低声道,“瞅瞅人家的配置,再瞅瞅咱们魔都队,连个送行的都没有。”
“说好的后勤保障呢?”
闻言。
陈金微微一笑,並未言语。
他当然知道,张嘉豪为何吐槽。
但实际上,王力勤私底下曾找过他,聊及此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