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典问道:“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张慧君清了清嗓子:“我觉得必须做到两点,第一,跟方致远缓和关係,最近两年我们学校一些老师,经常写文章骂他,他心里肯定对北电不满,觉得我们针对他,不过他毕竟是北电的学生,
只要我们跟他搞好关係,他应该不会办一所电影学院,跟母校打擂台。”
“如何跟方致远搞好关係?”
“方致远不是拍了《盲井》嘛,我们可以邀请他到学校进行学术放映,放映完之后,再让他做一场报告,让他向学生们阐明他的艺术理念!我相信他一定会拒绝,肯定愿意回校放电影,回母校作报告。”
在场领导都微微点头,觉得这个主意特別好。
都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北电毕业的导演也是如此。
只要北电毕业的导演拍出了水准不错的电影,往往会带电影回北电放映。不过导演自己认为电影很好,北电学生却未必买帐。经常会被出现导演带著电影回到北电放映,结果没有贏得掌声,得到的却是满场嘘声。
这些导演在心里发誓,以后再也不回来,谁愿意回谁回。
不过等他们拍出来不错的电影,又会忍不住回北电放映。
他们相信方致远很难抵御这种诱惑,肯定会带《盲井》回北电放映;而且在电影放映结束,还会让他作报告,能在北电作报告的,那都是大师级的人物,普通人根本就没有这个资格,这是极高的荣誉,方致远肯定难以拒绝,
“第二点呢?”
“北电必须重视商业片研究,现在市场需要商业片导演,如果我们不能培养商业片导演,无法提供电影厂他们需要的人才,那他们肯定会建电影学院,自已培养人才。只要我们证明,北电能培养商业片导演,那他们应该不会搞电影学院。
我觉得可以在年轻老师中选择一批人,专门研究好莱坞电影,同时,在学生中选择对商业片感兴趣的,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让他们去参加青年导演扶持计划。
如果青年导演扶持计划的十人名单中,有四五个是我们北电的,那就证明我们北电是有能力培养商业片导演的,那他们就没必要搞电影学院。”
“有道理啊,这简直是釜底抽薪!只要证明了,我们能培养商业片导演,那他们就没有必要搞了,毕竟办大学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这个办法好,只是让谁来负责这件事呢?”
“我觉得郑冬天老师比较合適,他是导演系老师中少数不排斥商业片的,而且尝试过商业片拍摄,让他负责研究商业片最合適。郝剑不是说,要研究好莱坞电影嘛,让他给郑冬天作副手。”
听到让郝剑去研究好莱坞电影,现场眾人神情都有些古怪。
前些日子,郝剑因为报纸刊登他的声明,被气得送进了医院。
要是现在学校让他去研究好莱坞电影,只怕他会再次气晕过去。
不过没有人反对这个建议,因为郝剑得罪方致远得罪得太狠,简直到了撕破脸的程度,让他去研究好莱坞电影,算是向方致远表明了北电的態度。
下午三点,方致远在办公室看文件时,接到了郑冬天的电话。
郑冬天夸讚了《光荣之路》一番,然后进入正题:“学校很多老师和同学都对《盲井》非常感兴趣,特別希望你能够带著《盲井》回母校放映,除了电影,学校还希望你,能给学生们作一场报告,不知道可不可以?
一,
听完郑冬天的话,方致远嘴角往往上翘。
北电能邀请自己去放《盲並》,去作报告,说明以艺术为尊的观念已经被打破,否则北电绝对不会邀请自己去作学术报告,对电影行业来说,这绝对是好事。
不过方致远並不想这么轻易答应,他觉得北电诚意不够:“不好意思,当初把《盲井》送到电影局,我就说了,除了参加电影节,不会公开放映,没法在北电放映。至於学术报告,我觉得没有必要,我也没有时间,还是算了吧。”
郑冬天赶忙道:“北电放映不算公开放映,属於学术放映—“
方致远刚要开口,突然传来敲门声,他抬头说了一声“进来”,然后对郑冬天道:“郑老师,
你说的事就算了,我还有事,就不跟你聊了,有机会再聊。”
说完,他咔的一声掛掉了电话。
听到电话里的嘟嘟声,郑冬天苦笑著摇了摇头。
也不知道学校怎么想的,竟然让我邀请方致远,最近两年北电部分老师经常写文章骂方致远,
骂得还特別狠,方致远肯定对学校不满,而且方致远是什么级別,我是什么级別,让我向他发出邀请,他怎么可能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