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没过一会儿,七个人就在林承安带领下,进到了办公室。
这让原本就不大的办公室显得格外拥挤,李朗一一扫过眾人,每个人都面带苦相,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
工作这件事一旦没了奔头,就会失去精气神,这点会反映在心理,生理,长时间朝不保夕的工作,会让人变得焦躁不安,暴躁易怒。
相反如果工作顺遂能赚到钱,那么人就会由內而外的焕发一种自信从容的气质。
这就是所谓的钱是英雄胆。
“各位好,初次见面,我叫李朗,日后就是《景报》的社长,而林先生会担任经理,负责工作的日常运营,大小事务。”
眾人互相对视一眼,没有任何反应,由於李朗的吩咐,林承安並没有告知眾人,他就是肥仔撞到正的作者。
而对於肥仔撞到正抄袭《鬼打鬼》这件事,虽然嘉禾和林承安都没有承认,但多数《景报》员工都认为这是嘉禾和《景报》的联手炒作,不过他们认为这是蔡勇昌的手笔,毕竟李朗这么年轻,怎么可能有这么老辣的手段。
至於对李朗的认知,始终停留在当下最火电影《鬼打鬼》的编剧上。
所谓隔行如隔山,一个编剧跑来《景报》当社长,这任谁都不可能有信心,特別是李朗看起来还不到二十岁,这么年轻的人,他真的懂怎么办报纸吗?这是眾多《景报》人的心声。
见眾人没有反应,林承安面色一窘赶紧带头鼓掌。
隨即眾人才不情愿的拍拍手。
对於稀稀拉拉的掌声,李朗並不介怀直接说道:“《景报》需要改革。
第一,要加入娱乐板块,比如明星八卦,片场趣闻,第一期就做洪晶宝的独家访问,这方面我会做协调。
第二,加入民生板块,如求职信息,房屋租售信息。
第三,加入財经板块,每日的股票涨幅,房產波动等等。
第四,加入小说连载,必须要有长篇连载小说,和短篇小说,如果没有短篇,就加入一些段子,笑话!
第五,进行促销抽奖,在报纸空白处印数字,每月集满数字,就可以参加抽奖,设一到五名,第一名送电视,第二名送收音机,第三名送自行车,第四名送颈枕,第五名送毛巾,食盐,牙膏,牙刷。
第六,增加互动活动,每月发出一个议题,例如你的梦想是什么?然后將其刊登在报纸上,次月的第一天,从其中挑选一个,帮他圆梦,並且进行后续报导。”
李朗一口气说完,长舒一口气。
下次一定要做个计划书,让他们自己看。
而对面眾人听的齐齐一怔,隨即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探討方案可行性。
“都静静。”
一个头髮白的老人站出来问道:“李先生,小说连载我们一直在找人,但知名作者都有长期合作的报纸,新作者也看不上我们,这怎么办?”
这人叫杜峰,是《景报》总编,从林景山创立报纸开始,就一直待在《景报》,从编辑助理一路坐到总编的位置。
“这点不用担心。”
李朗掏出《鬼吹灯》小说稿,递了一部分给他:“你看看这个行吗?”
“看来李先生是有备而来。”
杜峰意味深长的看了李朗一眼,將小说稿接过,慢慢开始读了起来。
作为一个在报纸干了多年的老人,杜峰看过的小说不计其数,从梁羽生到金墉,从古瀧到倪框,只要是市面上有的小说他几乎都看过。
所以一般小说他根本不入眼,就跟后世的读者老爷一样,看的书多了,一般的书就索然无味了。
《鬼吹灯》
好古怪的名字。
杜峰眉头微皱,开始慢慢阅读起来。
隨著一段一段的读过,杜峰的眼中异彩连连,看到精彩处不由惊呼出声,原本波澜不惊的內心,也跟著著小说情节开始躁动起来。
里面寻龙点穴,诡异墓穴,都是他闻所未闻的事情。
偏生又引人入胜,寥寥几句话,就刻画出了一个现代的草莽江湖。
这是香江从未出现过的新题材!
他很快意识到了这点,赶紧又从头仔仔细细把几章重新看了看,其中的民俗异闻,总给他一种眼熟的感觉,他猛的抬头看向李朗:“你是我不吃牛肉?”
“不,我不是。”
这老爷子真是不讲究啊,怎么什么话都敢问,有些事情看破不说破。
“我不吃牛肉那廝抄袭嘉禾剧本,嘉禾正满世界找他呢,你可別害我。”
“对,对,对,是我失言了。”
杜峰反应过来连忙訕笑道:“你怎么能是不吃牛肉呢,这本书写的,我不吃牛肉拍马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