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八日。
晨光微曦。
“阿郎。”
“阿朗!”
“李朗!”
一声怒喝,將睡梦中的李朗惊醒,他揉了揉眼睛,呆愣的看著梁秀英:“怎么了妈?”
“搬家啊,今天咱们要搬家,赶快起来帮你老爸收拾。”
“哦,对。”
李朗晃了晃脑袋,他最近几天都在写《鬼吹灯》小说,和《奇门遁甲》剧本,都快忘了今天要搬家。
见李朗醒了,梁秀英走到楼道的厨房,开始收拾碗筷,她收的速度极慢,刻意让碗和碗之间碰撞,发出丁零噹啷的声音。
“阿英,你做咩啊?”
一旁的邻居们早就听到这边的动静了,隔壁的萍姨站在门口,探出身子揉了揉惺忪眼睛,含糊的问道:“大早上,就听到你又叫又喊的。”
看有人捧场,梁秀英立刻得意说道:“你怎么知道我们要搬家了。”
“搬家?!”
萍姨的眼睛瞪的溜圆,声音瞬间提高了八度,整个人都精神了,而原本就被吵醒的人,立刻开门聚拢过来,连早起上工的都顿住脚步,支著耳朵听著。
『搬家』这个字眼对这时候香江人来说,太具有吸引力了,毕竟没有人不想脱离重庆大厦这个烂泥潭。
萍姨好奇的问道:“搬到哪去啊?”
“不是什么好地方。”
梁秀英摆摆手略带嫌弃的说道:“九龙塘而已,房都不是好大,只有五百多尺。”
“那么大?豪宅啊!”
现在香江普通百姓,人均居住面积不足三十尺,也就是三个平方,所以一时间围观眾人那个羡慕呦。
当前也有不少不相信的,毕竟九龙塘那是什么所在?
那是香江的传统的高档住宅区,富人区。
虽然比不上山顶,和半山,但也住满了香江各行各业的精英,比如医生、律师、外资高管。
或者南洋富商与回流港人,周围还全是名校,放在前世那就是bj的东四,南锣鼓巷一带。
“垃圾婆,你大早上就吹水啊?”
隔壁不远一个女人阴阳怪气道:“还九龙塘,你知道九龙塘怎么走吗?
还五百多尺,五百多尺,一个月起码要收你了一千五百多块,你仔一个月才几多钱?租了房,怕是饭都吃不起了吧。”
所谓財不露白,这些邻居只知道李朗在嘉禾当编剧,但对李朗具体赚了多少钱並不清楚。
“死八婆,我看你是眼红吧?”
梁秀英也学她阴阳怪气地说道:“而且租房?我家阿郎可丟不起那人。”
“难道还是买的?”
那女人呛道。
“当然是买的。”
“现在当编剧工资这么高吗?”
人群中一个约莫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跃跃欲试。
“听她吹水,我远房侄子,就在邵氏当编剧,一个月一千五百块,要在九龙塘买房,起码要八年多,还得不吃不喝。”
那年轻人掰著手指头算了算惊道:“那一套房子不得十五六万?”
眾人听到这番话,眼中立刻狐疑起来,虽说李朗似乎很受老板器重,经常看到有西装革履的人来给他家送礼物。
但是李朗才上班多久?从他还债那天起到今天,两个月不到,两月不到你就买房了?你还不如说你抢银行了。
看戏的眾人,一致认为梁秀英在吹水。
李朗自然听到了外面的乱鬨鬨的声音,原本还在听热闹,梁秀英的性格他是了解的。
好显摆嘛,也不是什么大事,但越听越不对劲。
老妈这波装x怕是要失败了。
隨即他放下整理好的衣服,从床边包里摸出一份文件。
1977年香江还没有红色房本,只有买卖契约俗称房契,李朗拿著房契走到门口抱怨道:“妈,你怎么能把房契就放在桌子上那,万一丟了怎么办?”
梁秀英原本有些尷尬,气势也弱了下来,听到李朗的话,瞬间像是打了兴奋剂。
赶紧接过房契张牙舞爪的在眾人面前展示:“看清楚嘍,是不是真的。”
眾人睁大了眼睛,看著房契一时间眼中狐疑顿消,只剩下了满满的羡慕嫉妒。
一个中年妇女,立刻揪住身边儿子的耳朵:“你个衰仔,看看人家两个月就赚了十多万,你那就知道一天到处瞎混,你今天要是再找不到工作,就睡大街去吧。”
“还有你八婆,看清楚。”
梁秀英几步走到那女人面前,指著房契上的名字:“睁大你的狗眼看看,是不是我仔的名字。”
那女人哪敢看,直接退回房里『砰』一声把门关上。
“砰砰砰。”
梁秀英用力拍了几下门骂道:“开门,你有本事说我买不起,怎么没没本事开门啊。”
“轰隆隆。”
就在梁秀英气势如虹的时候,楼道里传来轰隆隆的脚步声。
一群人跑上楼来,而且各个身材健硕。嚇的眾人一惊,纷纷往后退,还以为是哪个社团来找麻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