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比自己亲自防他的时候,感觉更有衝击力!
太残暴了!
说实话,就算是以罗逸现在的防守能力,如果不是已经很熟悉罗纳尔多的过人方式,乍一碰上这种不讲理的突破,真的十有八九都防不住。
为什么大罗的粉丝一直都很多?
就是因为他的突破过人方式看起来特別爽,就是有那种人球合一,速度与技术完美结合的感觉。
再加上大罗的射术也很精湛,不至於有后世那种“过人如梅西,射门赫斯基”的便秘感,观赏性就更佳了。
就说刚才的那记射门吧,就是那种大力抽射,整个过程有点像06世界盃上他在对阵日本时的那粒进球。
而这记射门也是在短时间內就引爆了整个训练场。
在这样热烈的吶喊助威声中,罗纳尔多和他率领的克鲁塞罗队也是越战越勇。
弗拉门戈的防守球员们就惨了。
他们在罗纳尔多一轮又一轮的衝击下疲於奔命,狼狈不堪。
特別是队长法比亚诺,他作为防守罗纳尔多的第一道防线,经常是一触即溃,真的没有丝毫的办法来阻止对方前进。
到了第30分钟,弗拉门戈已经是三球落后了!
而这三个球,都是由罗纳尔多打进的!
只是有点让人不解的是,罗纳尔多每次进球后都会有意无意地跑到弗拉门戈替补席这边,衝著罗逸做著勾勾手指的动作。
“这什么意思,这是在跟我们的球员挑衅吗?”
弗拉门戈的两个教练一开始有点懵,但在看清罗纳尔多是在指著罗逸时,才似乎有点明白过来。
“他这意思,是说罗逸才能防得住他?”费雷斯猜想。
“可能是吧。”比埃拉也说道,“他们两个不是在一起训练了很长时间吗,或许罗纳尔多也比较了解罗逸的防守能力。”
“那我们……要派罗逸上去看看吗?”费雷斯有点犹豫,“主要是不知道该把他放什么位置……”
“踢双后腰吧。”比埃拉的脸色比较难看,“如果还踢菱形中场,恐怕真的无法挡住罗纳尔多,我们还会继续丟球。”
在这个时期,最流行的阵型就是4-4-2,教练通常会根据自己球队的构成、或攻防的需要来对阵型进行微调。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如果要加强进攻,或是队里有强力的攻击型中场,那就会使用菱形中场。
但如果队里没有合適的前腰,或球队需要加强防守时,就会使用4-4-2平行或碟形中场,也就是双后腰的踢法。
巴西国家队在1994世界盃上就做过这样的变化,一开始在小组赛时是使用拉易踢前腰的打法,但拉易一直不在状態,於是后来就开始使用邓加+毛罗·席尔瓦的双后腰阵型。
这种踢法稳固了阵型,也让巴西队的防守变得更加稳固,並最终夺得了冠军。
至於在进攻上的损失……
前面有罗马里奥+贝贝托这样的超级前锋组合呢,还怕进不了球?
而现在的弗拉门戈教练组也是在考虑做出这样的变化。
听比埃拉这么说,费雷斯也是思考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
“你说的有道理。正好以罗逸的技术特点来说,他的体能好,盯人和抢断能力上佳,预判也很强,作为中场的抢球机器来说非常合適。说不定,这就是目前最合適他的位置!”
比埃拉也跟著点头。
费雷斯所说的“抢球机器”,就是中场位置的一个具体职责,玩过fm足球经理的玩家会比较熟悉。
这是一种拼抢型的后腰,主要的职责就是抢球,追著对方拿球的队员跑。
这需要球员有足够的覆盖范围,却不严格要求站位,在出球时也基本上就是出安全球,把进攻交给队友来处理。
正因为此,它对球员在传球、盘带、停球等技术指標上要求並不高,甚至就连防守站位差一点也关係不大。
而这些职责特点跟罗逸一对照……
我靠,他不就是一个天生的抢球机器吗!
只是之前弗拉门戈一直使用前腰+后腰的组合,两个教练一时没想到这一点——毕竟如果让罗逸踢单后腰,想想就知道有多灾难了!
於是,比埃拉站了起来,一指罗逸:
“罗,你起来热身一下,准备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