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室里,简单的午餐已经准备好了。
虽然只是一些馒头、咸菜和稀粥,但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
毕竟,这是他们回到祖国吃的第一顿饭。
“弟兄们,马上就要坐火车了,到京城还得好几天呢。“贺志远放下碗筷,“在路上,我会和每位同志聊一聊,了解一下大家各自的专长和想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安排工作。毕竟国家现在百业待兴,需要人才的地方太多了。“
“贺组长,我想去大学当老师!“一个物理系的学生举手说。
“我想参与水利工程建设!“
“我学的是农业科学,想为粮食增產贡献力量!“
……
大家七嘴八舌地表达著各自的意愿,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贺志远笑著点头,不时记录几句。
两个小时后,眾人登上了开往京城的专列。
这是一列普通的绿皮车,车厢內部简陋但整洁,几十名归国学子被安排在三个车厢內。
列车缓缓启动,窗外的景色开始向后移动。
李铭坐在窗边,看著外面的田野、村庄和远处的山脉,感受著这个时代的气息。
“同志们!“贺志远站在车厢中央,拍了拍手吸引大家注意,“路上时间长,我们不如进行一些討论,也好让大家相互了解各自的专长。首先,请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想在哪个领域发挥作用。“
一时间,车厢里又热闹起来。李铭听著周围的发言,许多人志向远大,却也实事求是,没有好高騖远。
“李铭同志,你呢?“贺志远的目光落在了李铭身上,“听说你学的是航空工程,有什么想法?“
车厢突然安静下来,大家都看向李铭。
作为年龄最小的留学生之一,李铭在大家眼中一直是个沉默寡言的学霸,此刻眾人都好奇他会说什么。
李铭缓缓站起身,神色镇定:“我想为龙国製造属於我们自己的战斗机。“
此话一出,车厢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愣住了。
战斗机?那可是最尖端的军事技术!
就连王德明也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哈哈,小李同志志向远大啊!“贺志远打破沉默,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好!我们国家就需要有梦想的年轻人。“
他的语气转为温和但略带现实:“不过,现在国內在这方面的技术基础还很薄弱,连飞机发动机都还不能生產,目前主要依靠北极熊的援助。但正是需要你们这样有知识、有理想的年轻人加入,才能一步步实现技术突破啊!“
“发动机?“坐在角落的一个高瘦男生嗤笑一声,“李铭,我知道你成绩好,但这东西可不是靠读几本书就能做出来的,別光说大话了。“
这人叫杨鹤,和李铭同系但高一届,一直对李铭有些看不惯。
他拿出了一副“我比你懂“的姿態,继续说道:“我也学航空的,知道这里面的难度。先不说技术图纸,单是製造精密零件的工具机都是问题,更別提高温合金材料了。你以为战斗机是自行车啊,说造就能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