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激起的,不仅仅是崇拜与敬畏的涟漪。
更是內部的猜忌、恐惧、权力的爭夺,以及……一场即將到来的、更加猛烈的风暴。
“后羿”初號机那神跡般的参数,並没有带来预想中的万眾一心。
它像一束过於耀眼的光,在照亮前路的同时,也让某些角落里的阴影,变得愈发深邃、扭曲和充满敌意。
一场针对李铭的、无声的围猎,由恐惧和嫉妒精心编织,在“崑崙”基地那看似平静的表面之下,迅速拉开了帷幕。
这场围猎,没有刀光剑影,却招招致命。它的武器,是报告、是流程、是规则——是整个旧有体系赖以运转的、冰冷的官僚主义。
那场由传统坦克和歼击机项目组联合发起的“资源分配合理性”发难,在“暗影”势力的暗中推动下,迅速升级为一次正式的、由指导委员会主持的“全盘资源审计听证会”。
会议室里,烟雾繚绕,气氛压抑。
“我重申,我並非否定『后羿』计划的战略价值。”坦克项目组的负责人,一位战功赫赫的老工程师,痛心疾首地说道,“但是,我们的『玄武』坦克,是保卫万里国土的基石!现在前线压力巨大,我们需要更厚的装甲,更强的动力!可我们的特种钢配额,却被削减了70%!难道要让我们的战士,开著铁皮罐头去面对敌人的炮火吗?”
“我们的『凌云』三代歼击机,已经到了关键的试飞阶段!我们需要大量的航空级复合材料和风洞实验室时!”歼击机项目组的负责人也激动地站了起来,“『后羿』是强,可它不能上天!没有制空权,它就是一个活靶子!我们不能为了一个不確定的『未来』,而放弃了触手可及的『现在』!”
他们的发言,充满了“顾全大局”的悲壮和“实事求是”的理性,贏得了在场许多中立委员的点头认同。
“暗影”的代表適时地补充道:“根据我们的评估,『后羿』计划已经占用了整个『崑崙』基地超过80%的能源配额、75%的稀有材料,以及90%的『盘古』系统算力支持。这是一种极不健康的、畸形的资源倾斜。我提议,在完成全面的风险评估和成本效益分析之前,应暂时冻结『后羿』计划的后续资源审批。”
“暂时冻结”,多么温和的词汇,其背后,却是最恶毒的釜底抽薪。
一个如此庞大的项目,一旦被断了粮草,哪怕只是一周,都可能引发连锁性的停摆,最终在无尽的审计和扯皮中,被活活拖死。
如果说资源爭夺还是“阳谋”,那么接踵而至的技术风险报告,则是淬了剧毒的“阴谋”。
数十份由不同领域的“权威专家”联名签署的报告,雪片般地飞到了决策层的案头。这些报告,正是由“暗影”暗中挑拨、那些对李铭心怀嫉妒与恐惧的科学家们“秉笔直书”的杰作。
一份《关於“深潜式神经连结系统”的生物伦理风险白皮书》写道:“……该技术试图將人脑与超级计算机进行深度耦合,其本质是对『人类自我意识』的侵犯。我们有理由相信,长期使用该系统,將导致驾驶员出现人格解离、精神崩溃,甚至被『盘古』系统反向控制的巨大风险!我们是在创造一个超级战士,还是在製造一个隨时可能叛变的、拥有神明力量的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