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言没有乾等著瓜分抗清捐。
在他的授意下,胡国鼎在组织百姓修缮城墙的同时,也开始放出了徵兵的消息。
对於新兵的薪酬方面,许言直接规定了新兵每人每月能够领到银钱一两五千、米三斗,老兵也重新制定了新的军餉標准,並且按时发放。
毕竟明末欠餉是常態,即便是高大帅麾下的人马也同样会被欠餉,他们只能靠抢劫来作为副业,满足日常开销。
欠餉可不仅仅是明军专属,河对岸的清军也同样欠餉,但是他们一路南征,都是靠烧杀抢掠来解决欠餉问题的,士兵们抢了钱,也就不在意军餉规定的那点三瓜两枣了。
言归正传,为了提振士气,收买人心,许言直接规定一名骑兵每个月能领到餉银五两,粮米三石,步兵每个月领餉银三两,粮米一斗。
新招募的新兵只要能斩杀一名敌军,除了响应的战功赏赐外,也能升至与老兵相同的军餉待遇。
若是按照明末各位大佬编写的书籍来看,这已经属於边军的標准了。
新的军餉標准一经公布,顿时在三个营內部引发一阵轩然大波。
“听说了吗?新的军餉標准,骑兵月银五两,步兵月银三两,这还是我大明朝的军队吗?”
“据说关寧边军就是这个待遇,我们这帮內地的丘八何德何能能够与边军相同待遇啊!”
“就怕这只是骗我们去卖命的,第一个月实打实发下来,后面就各种藉口欠餉,这种事情老子见得多了。”
士兵们议论纷纷,不过他们在惊讶过后,便都对此嗤之以鼻,没办法,明末那些官员各种抽象,早就將上下之间的信任给祸祸得差不多了。
连“校场发餉,毋著甲冑”这种事情都干得出,又怎么能指望得上底层兵卒完全信任上官呢。
也就只有最先跟著许言的那一营士兵们还选择相信许言,毕竟许言当初身上只有几百两白银的时候,就非常捨得给他们买肉食。
现在许言手里拿著几万两银子,难道还会比之前更吝嗇吗?
许言对於底下兵卒们的反应都心知肚明,三位营总都匯报了上来,马宝在说完本营弟兄们的反应后,又提到了另外两营的舆论。
他愤愤不平地说道:“將军,他们简直是狗咬吕洞宾,您这么站在弟兄们的角度,他们却不领情,真是可恶。”
许言有些无奈地笑了笑,反倒是他安抚起了马宝:“他们跟了我才几天,不清楚我的为人,倒也正常,你又和他们置气什么呢?等时间久了,他们自然也就清楚了。”
即便是许言这么说,马宝也还是有些不满,但也没有再说些什么,只是问道:“那您接下来准备怎么做?”
“先將本月的军餉发放下去,而后整军备战,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许言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沉声说道。
“时间不多了?”
马宝对这句话不太理解,实际上,他早就发现许言对未来充满了忧虑,就好似他能够预测到未来发生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