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之汐会社”。
这是结城义男一手创建的渔业会社,当年高桥的父亲也参与其中。
高桥刚一进门,那种凌乱感扑面而来。
大门旁的墙边摆放著货架,上面令郎满目地摆著一堆乱七八糟的盒子。
有的上面还贴著褪色的標籤,写著“冰箱配件”、“浮漂线材”、“急救包(別乱动)”等字样。
一旁是旧款的印表机和传真机,不时发出嗡嗡声。
再往里走,是几张拼凑的木桌。
不同的高度,不同的顏色,有深有浅。
有的桌角甚至用泡沫和胶带固定著防止晃动。
桌上摆满了各种物品:杂誌、笔记本、果罐、调味料、未喝完的咖啡、散乱的螺丝刀和捲尺、企划书等等。
另一侧靠窗的地方,掛著几只橡胶手套和工作服。
阳光透过窗帘照进来,把室內照得一片温暖,却也更衬出这房间的不修边幅。
正当高桥还在发呆之际,结城义男叼著一根烟,不知道从哪里拿了一瓶冰啤酒,走了过来。
“喝点『果汁』吧,天太热了。”
说著,他从桌子旁找到两个乾净的杯子,倒满了啤酒,推给高桥一杯。
据结城义男在路上所说,会社內大概有近三十来位员工。
不过,並没有所谓的专业办公室职员。
大家都是作为渔民而进行日常工作。
会社相关事宜则由社长结城义男和少数会社元老商议。
“我像你这么年轻的时候,这里还是个热闹的渔港啊。”
结城义男拿起酒杯一饮而尽,高桥能够看到他额头上豆大的汗珠。
“渔船总是满载而归,想当渔夫的人接踵而至。”
他眯起眼睛,用缠在脖子上的蓝色毛巾擦擦脸,一幅享受的表情。
“追根究底,都是我们的错啊。”
他靠在椅子上,歪著头看向高桥。
“虽然我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再活个十年二十年。”
“但我想在人生的后半程,帮助这里恢復往日的风光。”
高桥点点头。
此刻他也有些触动。
城市化必然导致严重的人口外流。
尤其是像大三岛这种沿海渔村。
年轻人都去了大城市读书、工作,留在镇上的多是老人和少数仍然坚持传统產业的人。
当高桥抬起头,再次扫视这间混乱的办公室时。
脑海中,隱约浮现出小时候的记忆。
渔船排满了港口,鱼市吆喝声不绝於耳,父亲和结城义男忙碌的背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如今的“月之汐会社”,已不再是当年的模样。
办公室环境的破旧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在於:渔业正在被时代拋下。
正当高桥陷入回忆时,结城义男站起身来。
只见他从身后的柜子里翻出几本文件,放到了高桥面前。
高桥將最上面的文件夹打开。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黄纸,上面用醒目的红色写道:
“保险费未缴,请儘快缴纳。”
高桥:“?”
他继续往后翻。
“贷款偿还状况书。”
“责任者名:结城义男。”
“未结清总额:318,781,660円。”
欠款三亿多円?
他抬头看了一眼结城义男。
后者用一种极其微妙的表情正在偷偷观察他。
高桥咽了咽口水,继续翻阅。
渔夫平均年收入不满两百万円,还有各种未支付的薪水。
社会保险也有数十份未缴纳。
渔船、渔网等贷款超过三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