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夏暖的意思是,王宇你別太过了,我爸还在这呢,显然起因就是刚刚的那块鱼肉。
而王宇则是给了个放心,一切尽在掌握的眼神。
刘翠芬和苏文清之间聊的火热,渐渐的也没了最初的拘谨,她问苏文清为什么选择做一个美食评论家而不是厨师,明明他的专业知识很丰富。
而此时,又一道菜被端上了桌。
苏文清看著这道菜,颇有感触:“做菜如做人,食材本味最重要,过多的修饰反而掩盖了本真,不如回归初心,做个朴实的美食记录者。”
这句话刚说完,一道白光射进了刘问渠的脑海。
老人拿著筷子的手一停,他的脑海中,几十年前的画面瞬间变得清晰。
。。。。。。。。。。
川省一座清幽的竹林小院里,十多个年轻人正在院中支起的大锅前忙活,其中一个二十多岁的,正对著一锅熬坏的汤底唉声嘆气,脸上满是沮丧。
院子里的石凳上,坐著一个正值壮年的男人,正是当年的他。
他看著那个屡屡失败却不肯放弃的徒弟,嘆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出了同样的话。
“做菜如做人,食材本味最重要……”
他还记得,自己当时劝那个年轻人,天分不在於此,不必强求,不如换个方向。
那个年轻人最终听了他的话,收拾了行囊,黯然离开了。
按照刘家菜的规矩,学徒期间不问出身,不留姓名,一別之后,便再无音讯。
思绪拉回现实。
刘问渠看著眼前的苏文清,那张儒雅的面孔和记忆里年轻人的脸庞渐渐重合。
他嘴唇动了动,用带著浓重川音的沙哑嗓音,接上了那句话的后半句。
“与其做个平庸的厨子,不如做个出色的食客,记录美食,传承文化。”
“哐当。”
苏文清手里的筷子掉在了桌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不敢置信地抬起头,看著这个年过七旬的老人。
“您是……刘师傅?”
两人四目相对,时光在这一刻倒流,苏文清眼中的刘问渠,苍老的身形也渐渐变得年轻。
这么多年过去了,自己也已经年过半百了,却没想能在这里遇见。
原本製造的“偶遇”,在此刻却真的成了偶遇。
刘问渠缓缓地点了点头。
苏文清的眼睛有些泛酸,他激动得几乎要站起来,但看了一眼桌上的其他人,尤其是自己的女儿和一脸懵逼的王宇,最终还是忍住了。
王宇此刻看得清清楚楚,他確实懵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