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
距离姬帝鸿回蛮,只剩一天了,而这一次前往中原,姬帝鸿的收穫可是不少。
法正,萧瑀,长孙无忌,皆是治国治道的大才。
放在南蛮,这些大才也没多少。
风后所说的名,在姬帝鸿收服诸葛亮后,诸葛亮儒家第二杰的名气就体现出来。
让姬帝鸿的名气也猛然提高。
风后所说的人,这一波姬帝鸿,前往中原所收服的人杰可不少。
黄忠、张应灵皆为当世猛將,诸葛亮、长孙无忌、萧瑀、法正,皆为儒家人杰之一,亦是治世人杰之一。
石稻,孟建,崔钧这三人都因为诸葛亮的缘故,受诸葛亮之邀,前来辅佐姬帝鸿。
这三人都是诸葛亮所携带的,在三国志中曾有记载,与徐庶共誉为诸葛四友。
能为武侯诸葛的好友,在能力上远远不及诸葛孔明,但还是有所能力的。
在《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身长八尺,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之信然。
在《魏略》记载: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熲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具留学,三人务於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群守也。”
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
后公威思乡里,欲北归,亮谓之曰:“中国饶土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这诸葛四友中,石稻、孟建、崔钧虽不如徐庶,但也有所才能。
从前面两句提到的名士中,这四人皆为诸葛亮的好友,共称为诸葛四友。
石稻字广元,石稻先投刘备,后来在刘备南逃下口的时候,跟著徐庶一起投靠曹操。
石稻曾在为国担当过地方郡守、典农校尉等职务。
孟建字公威,汝南人,仕魏,官拜凉州刺史、征东將军,能走到魏国的这一步,可见孟公威的能力。
孟建在荆州常常思念故土,诸葛亮曾“安慰他”,“中原士大夫,遨游天下,又何必非要回归故土呢?”
这里的意思,懂的都懂,最终孟建还是回到了故土,到了魏国出仕,而他所获得的官位也远超其他几人,也算是实现了自己的抱负。
至於崔钧崔州平,太尉崔烈之子,议郎崔均之弟,与上述三人不同,崔钧算得上官宦之子,出身士族,与诸葛亮可以算得上忘年交。
崔钧早年担任过西河太守,由此可见,这诸葛四友,至少都是郡守之才。
崔钧避祸来到荆州后,与诸葛亮成为了好友,从文献可知,崔钧的年龄比诸葛亮大了好几岁,而到了荆州后,也便成为了閒云野鹤,算是真正的隱士了。
让姬帝鸿可惜的是,那位诸葛四友中才能最高的徐庶徐元直,听诸葛亮所说,现已在外面歷练,没有回到书院之中。
不过诸葛瑾与诸葛诞,现在也没在书院,要不然姬帝鸿,还真有可能將这三国龙虎狗一网打尽的机会。
哦对,还有幼麒姜维,这位仍然还是诸葛亮的徒弟,但因年龄太小,现在潜能还没被彻底开发出来。
姜维,自然是出自三国演义版本,而不是三国正史版本。
三国正史版本,姜维成功被邓艾打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