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修復老式电视机显像管后,林羽的维修店名声愈发响亮,前来寻求帮助的顾客络绎不绝。这一日,骄阳似火,炽热的阳光无情地烘烤著大地,整个城市仿佛被放进了巨大的蒸笼。维修店內,林羽正专注地整理著工具,思索著下一次对原子操控能力的探索方向。
这时,一辆破旧的小货车缓缓停在了维修店门口。车门打开,下来一位身材微胖、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他是附近二手物品回收店的老板赵大叔。赵大叔的脸上满是焦急与无奈,他费力地从货车上卸下一台锈跡斑斑的空调外机,走进店內对林羽说道:“小林啊,你可得帮帮叔。这台空调外机是我刚收上来的,压缩机好像坏了,我问了好多人,都说修不好,可扔了又觉得可惜。我就想著你这儿说不定有办法。”
林羽打量著这台空调外机,只见它外壳上满是岁月侵蚀的痕跡,锈跡如同顽固的寄生虫,紧紧附著在表面。压缩机安静地躺在里面,仿佛一位迟暮的战士,等待著被唤醒。林羽深知,压缩机作为空调的核心部件,结构复杂且精密,而眼前这台生锈的压缩机无疑是对他原子操控能力的又一次严峻考验。但林羽眼中闪烁著兴奋与期待的光芒,每一次挑战都意味著他离掌握原子操控能力的真諦又近了一步。
林羽拍了拍赵大叔的肩膀,安慰道:“赵大叔,您放心,我试试。”说罢,他费力地將这台沉重的压缩机搬到工作檯上。戴上手套,拿起工具,开始小心翼翼地拆解。当他打开压缩机的外壳,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內部的景象让他皱起了眉头。压缩机的转子叶片严重生锈,原本光滑的表面变得粗糙不堪,锈跡紧紧附著在叶片上。不仅如此,润滑油也因为长时间的使用和老化,產生了变质,形成了一层黏稠的黑色物质,阻碍著压缩机的正常运转。
林羽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书中提到的压缩机打孔沥油工艺。在这个工艺中,通过在特定位置打孔,让变质的润滑油流出,同时注入新的润滑油,以恢復压缩机的性能。林羽从中获得了灵感,他决定模仿这种思路,尝试运用原子操控能力来重构生锈的转子叶片。
林羽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將意识沉入到微观世界。他的原子视觉穿透17 - 4ph沉淀硬化不锈钢材质的叶片,发现σ相在晶界过度析出导致应力腐蚀。他通过诱导奥氏体逆转变,將硬度从hrc45降至hrc32恢復韧性,同时构造纳米孪晶界提升抗疲劳性。修復后的叶片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呈现鱼鳞状梯度结构,这是连航空发动机都梦寐以求的拓扑优化形態。一开始,进展十分缓慢,生锈的原子结构异常顽固,仿佛在抗拒著林羽的操控。但林羽没有放弃,他不断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態,更加专注地与那些原子“对话”。
终於,在林羽的不懈努力下,叶片上的锈跡开始出现鬆动。一些铁锈原子在他的引导下,逐渐从叶片表面脱离,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轻轻剥离。隨著越来越多的铁锈原子被去除,叶片原本的金属光泽开始慢慢显现出来。
然而,林羽很快发现,仅仅去除锈跡还不够。由於润滑油的变质,在叶片表面和內部的一些细微缝隙中,残留著大量的变质產物,这些物质严重影响了叶片的性能和运转的顺畅度。林羽意识到,他需要进一步运用原子操控能力,清除这些变质產物。
林羽再次將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残留的变质產物上。他仔细观察著这些物质的原子结构,发现它们与正常润滑油的原子排列有著明显的差异。从科学逻辑上分析,变质润滑油中的有机分子因氧化等反应,化学键发生断裂与重组,形成了复杂且无序的结构。林羽尝试著引导这些异常排列的原子,让它们恢復到原本的状態或者分解成无害的物质。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且艰难的过程,每一个原子的调整都需要林羽高度集中精神。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林羽完全沉浸在微观世界的操控中。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顺著脸颊不断滑落,但他丝毫没有察觉。
终於,在林羽的努力下,那些残留的润滑油变质產物开始发生变化。一些复杂的有机分子在他的操控下逐渐分解,变成了简单的无害物质,从叶片表面缓缓脱落。隨著变质產物的不断清除,叶片的表面变得越来越乾净,原子排列也逐渐恢復到理想的状態。
当最后一丝变质產物被清除,林羽惊喜地发现,他不仅成功去除了锈跡和变质產物,还通过原子操控让叶片的分子结构得到了优化。原本因为生锈和磨损而受损的叶片,现在不仅恢復了光滑,而且其强度和韧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他首次实现了机械部件的分子级翻新。
林羽怀著激动的心情,將翻新后的转子叶片重新安装回压缩机。考虑到压缩机內部的摩擦损耗问题,林羽在轴套表面构造类富勒烯碳膜,摩擦係数降至0.002以下。这是通过sp3键角扭曲实现的量子限域效应,即便在边界润滑状態下也能维持超滑特性。压缩机能效比因此突破8.5,远超现行国標一级能效標准。他又为压缩机注入了新的润滑油,仔细检查了各个部件的连接情况,確保一切无误后,接通了电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