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章 极寒测试  原子异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隨著“极光”电动车的设计与生產工作逐步完成,林羽和苏瑶深知,一款优秀的產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並且符合各项国家標准,才能真正推向市场。在电动车出厂前,需要歷经多轮不同环境和路况的测试,同时要依据诸如“gb/t 31485 - 2015 动力电池安全要求”確保动力电池在各种条件下的安全性,遵循“gb 24155 - 2020 电动车安全標准”保障整车的安全性能等,只有取得国家认证,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前期的各项测试进行得颇为顺利,无论是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测试,还是复杂路况下的耐久性测试,“极光”都表现出色,各项性能指標都达到了甚至超出了预期。然而,当测试团队来到华国最北边的漠河镇,进行零下 50 度的极寒测试时,问题出现了。

漠河镇,这片位於祖国北端的土地,冬季被冰雪覆盖,寒冷刺骨。当测试团队带著“极光”抵达这里时,迎接他们的是一片银白的世界和仿佛能穿透骨髓的严寒。测试人员將充满电的“极光”推到户外,启动车辆,开始记录各项数据。

起初,“极光”的表现还算正常,电机运转平稳,各项功能也都能正常使用。但隨著行驶距离的增加,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电池的电量消耗速度明显加快,续航里程急剧下降。原本在正常环境下可以轻鬆续航 200 公里的“极光”,在这种极寒条件下,行驶不到 100 公里,电量就已经所剩无几。

林羽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他深知,电池续航问题若不解决,“极光”的市场前景將大打折扣。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涌上心头,他立刻决定亲自前往漠河镇,深入了解问题的根源。苏瑶虽然担心林羽在极寒环境下的身体状况,但她也明白这次问题的严重性,便和林羽一同踏上了北上的旅程。

抵达漠河镇后,林羽顾不上旅途的疲惫,立刻投入到对“极光”的检查中。他首先对电池进行了详细的检测,运用自己独特的原子操控能力(当然,在其他人面前,他以专业的检测手段巧妙掩饰),深入到电池的微观结构中去探寻问题所在。

林羽发现,在极寒条件下,电池內部的电解液出现了严重的黏度变化。低温使得电解液中的离子活动变得极为迟缓,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传导速度大幅减慢,这直接导致了电池的內阻增大,电能转化效率降低,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电量衰减。

与此同时,电池的电极材料在低温下也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原本排列有序的原子结构,在极寒的影响下,出现了些许紊乱。这种原子层面的变化,进一步影响了电池的性能,使得电池无法正常地存储和释放电能。

面对这些问题,林羽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要解决电池在极寒环境下的性能衰减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必须想办法降低电解液在低温下的黏度,提高离子的传导速度。其次,要对电极材料的原子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在低温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稳定。

林羽决定先从电解液入手。他尝试在电解液中添加一些特殊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是他根据对原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解,精心挑选出来的。通过原子操控能力,他精確地控制添加剂与电解液中各种成分的混合比例,让添加剂能够均匀地分散在电解液中。

在添加添加剂的过程中,极寒的环境给林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每一次打开实验设备,那股刺骨的寒冷就像无数根针一样往他的身体里钻,冻得他手指僵硬,操作起来十分困难。而且,添加剂的添加量必须精確控制,稍有不慎,就可能对电池性能產生负面影响。林羽的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在这寒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突兀,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每一个细微的调整都关乎著“极光”的未来。

经过多次试验和调整,林羽终於找到了一个合適的添加剂配方和添加量。当他將添加了特殊添加剂的电解液注入电池后,电池在低温下的內阻明显降低,离子传导速度也有了显著提升。然而,林羽並没有因此而满足,他知道,这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接下来,他將注意力转向了电极材料。林羽运用原子操控能力,小心翼翼地对电极材料的原子结构进行调整。他全神贯注,眼神紧紧盯著微观世界里原子的变化,就像一位微观世界的艺术家,精准地引导著原子的排列,使其恢復到更加有序的状態,並增强了原子之间的结合力。每一次调整后,他都要进行反覆的测试和验证,確保不会对电池的其他性能產生不良影响。这个过程极其繁琐且需要高度集中精神,林羽常常一忙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忘记了时间。

经过数天的努力,林羽终於完成了对电池的一系列改进。当他再次將改进后的电池安装到“极光”上进行极寒测试时,心中充满了期待和紧张。他的手心微微出汗,目光紧紧地盯著“极光”启动的方向,仿佛在等待著一场决定命运的宣判。

测试开始了,“极光”缓缓驶离测试点,向著茫茫的冰原驶去。林羽和测试团队的成员们紧紧盯著测试设备上的数据,心中默默祈祷著。

隨著行驶距离的增加,电量的消耗速度明显比之前慢了许多。当“极光”行驶到 150 公里时,电量依然充足,这让林羽和团队成员们看到了希望。最终,“极光”成功行驶了 180 公里,电量才耗尽。虽然还没有完全达到正常环境下的续航里程,但与之前相比,已经有了巨大的提升。

林羽並没有被这小小的成功冲昏头脑,他知道,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继续对电池进行微调,不断改进添加剂的配方和电极材料的原子结构。经过多次反覆测试和优化,“极光”在极寒环境下的续航里程终於稳定在了 200 公里左右,基本达到了正常环境下的水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