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章 创源固態科技总经理  原子异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郑建业思索了一会儿,说道:“苏总,我觉得在优化生產工艺的过程中,需要加强跨部门的协作。研发部门、生產部门和质检部门要紧密配合,及时沟通。比如,研发部门在技术上有新的突破或改进,要第一时间和生產部门沟通,確保生產工艺能够顺利调整;生產部门在实际生產过程中发现任何可能影响质量的问题,也要及时反馈给研发和质检部门,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林羽点头认可:“非常对,跨部门协作確实至关重要。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定期的沟通会议制度,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聚在一起,匯报工作进展,討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一个內部沟通平台,方便大家实时交流,提高沟通效率。”

郑建业说道:“林总这个提议太好了。另外,隨著生產规模的扩大,对原材料的质量把控也更加关键。我建议和原材料供应商进一步加强合作,深入了解他们的生產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必要时可以派人驻厂监督,確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

苏瑶说道:“这方面你考虑得很周全。我们可以和供应商签订更严格的质量协议,明確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对於原材料的检验標准,也要进一步细化和严格化,从源头上保障產品质量。”

林羽接著说道:“还有,关於新厂房的选址和建设,我们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交通便利性、周边配套设施、產业环境等都要纳入考量范围。郑主任,你在这方面也要多做些调研,提出你的看法和建议。另外,政策支持和土地成本也不容忽视,优惠的政策能为公司节省不少成本,合適的土地价格能让我们的资金得到更合理的运用。”

郑建业认真地记录下林羽和苏瑶的话,说道:“好的,林总。我会儘快开展调研工作。另外,大规模量產后,对生產人员的技能要求也会提高,我们还需要加强员工培训,確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新的生產工艺和操作流程。”

苏瑶说道:“没错,员工培训確实是个重点。我们可以制定一套系统的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岗位的需求,设计相应的培训课程。可以邀请公司內部的技术专家和外部的行业专家来授课,同时,也可以组织员工到同行业先进企业参观学习,拓宽他们的视野。”

郑建业说道:“苏总,我觉得还可以建立一个员工技能考核机制,定期对员工的技能水平进行考核,將考核结果与员工的绩效和晋升掛鉤,这样可以激励员工积极学习,提高自身技能。”

林羽笑著说道:“郑主任,你考虑得非常全面。有你负责创源固態科技的生產统筹,我们很放心。接下来,就按照我们討论的方向,一步步推进各项工作。遇到任何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郑建业站起身来,坚定地说道:“林总,苏总,我一定会全力以赴,把创源固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工作做好,確保固態电池大规模量產的成功。”

林羽和苏瑶也站起身来,与郑建业握手,说道:“我们相信你。期待在你的带领下,创源固態科技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郑建业离开办公室后,林羽和苏瑶看著他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期待。他们知道,任命郑建业为创源固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是公司迈向大规模量產固態电池的重要一步。而郑建业凭藉著他丰富的经验、对质量的执著追求以及严谨的工作態度,有望带领团队克服各种困难,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標。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將携手共进,为羽林集团的发展,为固態电池在市场上的推广,共同努力,迎接新的挑战。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郑建业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他首先深入创源固態科技的各个部门,与研发人员、生產工人、质检人员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全面了解固態电池的生產现状。他每天穿梭在研发实验室和生產车间之间,仔细观察每一个生產环节,倾听员工们的意见和建议。

在与研发团队交流的过程中,郑建业了解到固態电池在电解质注入环节还存在一些技术难点,虽然目前的工艺能够满足小规模量產的要求,但在大规模生產时,可能会出现注入不均匀的问题,影响电池的一致性和性能。郑建业立刻组织研发人员和生產技术骨干,成立了专项攻关小组,针对这个问题展开研究。

然而,研究过程並非一帆风顺。试验所需的特殊材料供应出现了延迟,导致试验进度一度受阻。而且,时间紧迫,距离预定的大规模量產时间越来越近,团队成员们都承受著巨大的压力。但郑建业没有丝毫退缩,他一方面积极与供应商沟通,催促材料儘快送达;另一方面,带领团队重新调整试验计划,利用现有的材料进行一些前期的模擬试验,为后续正式试验积累数据和经验。

他和小组成员们一起,查阅了大量的国內外资料,借鑑了其他类似產品的生產工艺,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调整,终於找到了一种优化方案。通过改进注入设备的喷头设计,调整注入速度和压力参数,成功解决了电解质注入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电池的良品率。当看到经过改进工艺生產出的第一批电池各项性能指標都达到预期时,郑建业和团队成员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与此同时,郑建业也没有忘记对生產人员的培训工作。他根据不同岗位的技能需求,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课程表。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邀请公司內部的技术专家为生產人员讲解固態电池的生產原理、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为了让培训更加生动直观,他还组织製作了一系列的培训视频和动画,方便员工隨时学习。

在一次电池组装工艺的培训课上,郑建业亲自示范正確的操作方法。他拿起一块电池组件,一边熟练地进行组装,一边详细讲解每一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大家看,这个电极片的安装位置一定要精准,偏差不能超过0.1毫米,否则会影响电池的导电性能。而且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静电產生,防止对电池內部的精细结构造成损坏。”员工们围在他身边,聚精会神地看著他的操作,不时提出问题,郑建业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为了检验培训效果,郑建业按照之前提出的员工技能考核机制,组织了一次技能考核。考核內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部分。在理论考试中,员工们认真答题,將自己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试卷上;在实际操作考核中,员工们在规定的时间內,按照標准的工艺流程进行电池组装和检测。郑建业和其他考核人员在一旁仔细观察,根据员工的操作规范程度、完成时间和產品质量进行打分。

考核结束后,郑建业对成绩优秀的员工进行了表彰和奖励,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对於成绩不理想的员工,他又组织了专门的辅导和强化训练,帮助他们提高技能水平。通过这次考核,生產人员的整体技能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大规模量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新厂房的选址方面,郑建业带领团队对多个候选地点进行了详细的调研。他们考察了不同地区的交通状况,评估了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对原材料运输和產品配送的便利性;研究了周边的配套设施,包括电力供应、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是否完善;还分析了当地的產业环境,了解是否有相关的上下游企业,能否形成產业集群效应。同时,他们也深入了解了各地的政策支持情况,比较不同地区在税收优惠、產业扶持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土地成本的高低。

经过综合比较和分析,郑建业向林羽和苏瑶提交了一份详细的选址报告,推荐了两个最具潜力的地点,並对每个地点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深入阐述。林羽和苏瑶在仔细研究了报告后,与郑建业一起再次对这两个地点进行了实地考察,最终確定了新厂房的选址。

隨著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创源固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郑建业的带领下,逐渐为固態电池的大规模量產做好了充分准备。公司里,无论是研发人员专注的眼神,还是生產工人忙碌而有序的身影,都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大家都明白,这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產品即將大规模进入市场,每个人都在为公司的未来贡献著自己的力量。而林羽和苏瑶也密切关注著公司的进展,他们与郑建业保持著密切的沟通,及时为他提供支持和指导。整个羽林集团都为即將到来的固態电池大规模量產而积极努力著,大家都满怀信心,期待著这款產品能够早日推向市场,为公司带来新的辉煌,也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