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3章 月球农场  原子异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在这漫长而又充满奇幻色彩的6小时太空旅行中,狭小的舱內空间並没有阻碍交流的热情,俞舟山教授以及他的两名学生宋青云和王锐,与本次自费旅行的其他7名游客相谈甚欢。舱內灯光柔和,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紧张的氛围。当得知俞舟山三人肩负著在月球开展科研工作的重任时,7名游客眼中无不流露出羡慕与敬佩的神情,他们纷纷围拢过来,目光中满是好奇与期待。

起初,大家的话题围绕著舷窗外那广袤无垠的宇宙展开。透过舷窗,宇宙宛如一块深邃的黑色绸缎,繁星闪烁其中,遥远的星系如同镶嵌在绸缎上的璀璨宝石,散发著神秘而迷人的光芒。眾人不禁感嘆宇宙的浩瀚与神秘,仿佛置身於一场无尽的梦幻之中。一位游客指著窗外一颗明亮的星星,眼中闪烁著好奇的光芒,忍不住问道:“你们说,那颗星星上会不会也有生命存在呢?”这一问,引发了大家热烈的討论。有人兴奋地比划著名,认为宇宙如此之大,生命的存在形式或许超乎想像,说不定在某个遥远的星球上,正有著与地球截然不同的生命形態在繁衍生息;也有人皱著眉头,理性地分析道,生命诞生的条件极为苛刻,从適宜的温度、液態水的存在,到恰到好处的大气环境,每一个因素都缺一不可,因此外星生命的存在可能只是美好的幻想。大家各抒己见,思维的火在狭小的舱內空间中碰撞。

隨著话题的深入,眾人又聊到了这次月球之行的方方面面。游客们纷纷凑近俞舟山三人,眼中满是好奇,迫不及待地询问关於月球农场的构想。王锐顿时来了兴致,眼中闪烁著兴奋的光芒,手在空中比划著名,兴致勃勃地介绍道:“我们计划在月球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农场,利用月球的特殊环境,比如低重力、强辐射等条件,探索新型的农业种植模式。你们想想,如果我们能成功,说不定未来能解决地球的粮食问题呢。”游客们听后,眼中露出惊嘆的神色,连连讚嘆,对他们的科研精神钦佩不已,仿佛看到了人类未来在宇宙中开拓新生活的美好愿景。

“各位乘客请注意!前方月球基地即將到站,请大家坐好繫上安全带。”这时,广播里传来清脆而响亮的提示音,如同一声號角,瞬间打破了热烈的討论氛围。眾人听到后,立刻停止交谈,眼神中透露出紧张与兴奋,迅速按照指示坐好,双手忙而不乱地繫紧安全带,身体微微前倾,仿佛在迫不及待地迎接即將到来的激动时刻。

月隼號开始缓缓减速,向著广寒基地著陆平台飞去。透过舷窗,月球那坑洼不平的表面逐渐清晰起来,巨大的环形山犹如岁月留下的深深印记,默默地诉说著宇宙的沧桑变迁。每一道沟壑、每一座山峰,都承载著数十亿年的宇宙歷史,让人不禁对这片神秘的土地肃然起敬。月隼號平稳地降落在著陆平台上,轻微的震动让大家清晰地意识到,他们终於抵达了这个梦寐以求的神秘星球。

月隼號停稳后,所有人开始有条不紊地换上太空衣。太空衣穿戴过程並不轻鬆,每个人都神情专注,小心翼翼地检查著各个部件,从生命维持系统到通讯设备,从防护层到灵活的关节部位,確保每一个细节都安全无误。大家深知,在这远离地球的月球上,太空衣就是他们生命的保障。隨后,大家通过隔离通道打开外舱门,一股清冷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带著宇宙的寒意。眾人怀著敬畏之心,缓缓踏上了月面。

看著眼前巨大的广寒基地,除了林震宇他们5名月隼號乘组人员外,其他人都不禁瞪大眼睛,被这宏伟的景象深深震撼。基地的建筑在月球的土地上显得格外壮观,金属外壳在阳光下闪烁著冷峻而耀眼的光芒,与周围荒芜、寂静的月面形成鲜明对比。那整齐划一的建筑线条,仿佛是人类在宇宙中书写的豪迈篇章,彰显著科技的力量与人类的智慧。

隨后,林震宇叫了两名同事兼职导游,带领7名自费游客按照既定路线走去。游客们一边走,一边兴奋地交谈著,他们的声音通过太空衣內的通讯设备在空气中迴荡。俞舟山师生三人则跟著林震宇走向广寒基地生活区,智慧机器人2號早已等候多时了。2號身形小巧却线条流畅,金属外壳在灯光下反射出柔和的光泽,它的眼睛部位闪烁著蓝色的光芒,仿佛在向眾人传达著友好的信息。林震宇给三人介绍了2號,简单交代了几句后,便转身返回月隼號进行接下来的工作。

2號带著俞舟山师生三人先到生活区安排住宿。生活区的布置温馨而舒適,虽然空间有限,但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墙壁上贴著淡蓝色的壁纸,营造出一种寧静的氛围。床铺柔软而富有弹性,桌椅摆放整齐,旁边还配备了小型的衣柜和书桌。2號为他们打开各自房间的门,用那略带机械感却又不失亲切的声音说道:“这里就是你们在月球期间的住所,希望你们能住得习惯。”三人走进房间,轻轻放下行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们简单收拾了一下,便跟著2號去办理通行证。通行证办理过程十分便捷,2號熟练地操作著设备,各种指示灯闪烁不停,很快便將三张通行证交到他们手中,同时叮嘱道:“这通行证能让你们在基地特定区域自由通行,一定要保管好。”

办好通行证后,2號又带他们来到一个类似蔬菜大棚的巨大建筑物內。建筑物內灯光通明,明亮而不刺眼,各种先进的设备有序摆放,闪烁著科技的光芒。巨大的培养槽整齐排列,里面装满了特殊的营养液,在灯光的映照下泛著微微的蓝光。精密的监测仪器实时显示著各项数据,风扇轻轻转动,保持著空气的流通。2號对他们说:“俞教授,这里就是你们工作的地方,以后有什么需求可以联繫我。”“好的,谢谢你。”俞舟山点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工作的期待与坚定。他环顾四周,心中已经开始构思著农场的初步规划,仿佛看到了未来这里生机勃勃的景象。

此时,地球华国正是晚上时间。7名自费的游客在参观了广寒和天河两个基地后,意犹未尽地回到广寒基地生活区。在大食堂用餐时,他们碰到了俞舟山师生三人,便兴致勃勃地对他们说起所见到的景色。一位游客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说道:“那天河基地的科研设备太先进了,我从来没见过那么精密的仪器,每一个部件都像是艺术品,感觉像是走进了未来世界。”另一位游客也附和道,眼中满是惊嘆:“广寒基地的核聚变发电站更是壮观,巨大的设备在稳定地运行著,很难想像人类能在月球上建立如此强大的能源设施,这简直是奇蹟。”

原先基地常驻的程昭明三人也来到食堂,脸上带著热情的笑容,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程昭明笑著说:“欢迎大家来到月球基地,希望你们在这里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著各自的见闻和感受,食堂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在这远离地球的月球上,不同身份的人们因为这次奇妙的旅程而相聚,共同感受著宇宙探索带来的喜悦与震撼。

用餐完毕,各人回到自己房间休息。第二天清晨,柔和的灯光模擬著地球的日出,逐渐明亮起来,仿佛温柔的双手轻轻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7名游客再次搭乘月隼號返回地球,他们带著满满的回忆和对月球的不舍,一步三回头地踏上了归途。透过舷窗,他们最后看了一眼这片神秘的土地,心中充满了眷恋。

俞舟山师生三人则精神饱满地开始了在月球上的工作。他们首先对工作区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从培养槽的密封性到监测仪器的准確性,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宋青云认真记录著设备的参数,每一个数字都记录得工工整整,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这些数字承载著未来的希望。王锐则在一旁协助俞舟山教授调试仪器,他小心翼翼地操作著各种按钮,仔细观察著仪器的反应。他们深知,接下来的工作充满挑战,但他们怀揣著对科研的热爱和为人类探索太空农业的使命感,充满信心地迎接每一个未知。

在这个陌生而又充满希望的月球上,俞舟山师生三人开启了一段独特的科研之旅,他们的努力和探索,或许將为人类的未来开闢出一片新的天地,引领人类走向更加广阔的宇宙发展之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