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定叫他们有来无归!”
齐国边境外,大漠绵延。
大军横越沙海数日,终入辽阔草原。
蛮族逐水草而居,草场枯竭即迁徙他方。
大部盘踞富饶之地,小族仅能在贫瘠处勉强度日。
穿越荒漠,纵空气依旧乾燥,但前方翠意盎然,令人心旷神怡。
副將进言:“將军,据行军图所示,西北三十里有河一条,蜿蜒百里。”
凌玉下令:“沿河而行。”
大军向水脉推进,秩序井然地向河边挺进。
草原浩瀚,齐国地图简略,难寻详尽资料。
然人须饮水,循水而行,必可觅到聚居之所。
凌玉甫一启程,便遇敌挑衅。
天际海东青盘旋,马蹄声响彻云霄,大军压境,气势恢宏,人数至少三至四万。
万马奔腾,战士情绪高涨。
齐军营地內,探子回报:“敌眾约四万,后续援军不断从各部落赶来,总数恐超十万。”“十万!”兵部侍郎刘振震惊不已。
按照惯例,文官监督武將作战。
刘振建议避其锋芒,凌玉却镇定自若:“十倍於我,亦难挫我军斗志。”刘振不解,但凌玉已下令衝锋。
万余铁骑汹涌而出,直扑敌阵。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刘振焦急询问是否置將士於险境,凌玉答曰:“兵强马壮尔!”蛮军首领见齐军主动出击,均露喜色,嘲笑齐军主帅无能。
首领下令全面进攻,十万敌军压境。
儘管敌眾我寡,大雪龙骑军毫无畏惧。
双方对峙,气势愈盛。
龙骑军重甲披身,战马亦鎧甲加身,虽行动迟缓,但衝锋时无人可挡。
首轮衝锋后,突破成功,龙骑军乘胜追击。
蛮族首领指挥围堵,战局更加激烈。
刘振望著四周被围困的己方部队,內心几近崩溃。
“这可怎么办?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身为监军,若凌玉所率队伍在此覆灭,他的性命也难保。
然而,渐渐地,刘振惊讶地察觉到,凌玉的队伍非但没有溃败,反而如锋利的长剑刺入敌阵,横扫四方,所向无敌!
“杀!“ 凌玉高声吶喊。
他手中的铁棍挥舞得呼呼作响,敌人在他的攻击下形同纸屑,稍触即亡。
狼淘虽然不擅长正面作战,但身手矫健,最適合执行斩首任务。
“去斩杀敌將和旗手!“ 凌玉大吼命令道。
狼淘略作犹豫,见到凌玉的英勇无畏,心中安定,隨即冲了出去。
他避开普通士兵,专门对付领兵的將领以及挥舞战旗的人,逐一斩首。
狼淘动作迅猛,隨著敌方將领接连倒下,蛮族士兵陷入混乱,仿佛失去了方向的苍蝇四处乱窜。
凌玉抓住战机,第一个衝出。
“跟上!“ 高顺挥动军旗,带著千人的陷阵营紧紧跟隨。
大雪龙骑军强势突破敌阵,凌玉隨即指挥陷阵营直击敌军要害。
实际上,骑兵並非这样用法。
硬冲固然威力强大,却过於消耗兵力。
正常情况下,骑兵应凭藉灵活性牵制对手,通过骑射削弱敌方实力,慢慢形成包围之势。
然而,敌军由於龙骑兵的重装特性不够灵活,加上数量庞大,无法顺利完成包围。
因此,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以尖刀之势直接插入敌阵。
果然,经过数次衝锋,敌军阵营彻底陷入混乱。
儘管敌军人多势眾,但由於来自不同部落,指挥难以协调一致,弱点尽显无疑。
眼见局势不利,瓦剌部率先撤退。
瓦剌部人数眾多,此次出动三万人,他们的撤退让战局更加紧张。
很快,其他部落也开始萌生退意。
就在此刻,一支千人骑兵突然袭击而来,目標直指指挥中心。
“拦住他们!“ 韃靼部首领惊恐万分,大声呼喊。
然而,凌玉带领的陷阵营视死如归,攻势凶猛,无人能够阻挡。
见状,各部落首领顾不上整顿残兵,匆匆带著亲信四散逃窜。
凌玉穷追不捨。
眼看著距离越来越近,首领们被迫留下亲兵防守。
这些守卫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且对首领忠心耿耿,一时间陷阵营难以突破。
就在首领们放鬆警惕之时,一骑一人飞速赶到。
那马是汗血宝马,马上之人剑眉星目,气宇轩昂。
正是凌玉。
凌玉取下九石弓,拉满弓弦犹如弯月。
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