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准备就绪!“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大殿已然聚集满文武百官。
眾人目光齐刷刷看向凌玉。
凌玉身披朝服,阔步入殿。
黑色朝服绣有红色纹饰,威风凛凛。
“拜见天策上將军!“
武將首先叩拜,文臣隨后恭贺,態度十分恭敬。
凌玉大败庆国,荣膺天策上將的消息早已传遍朝野。
满朝文武既羡且敬。
凌玉之功,古今罕见,纵贯史册亦寥寥几人可比。
“无须客套。”凌玉浅笑,立於诸武將之前。
其后群將挺胸昂首,眉宇间儘是傲然,环顾文臣。
“圣驾临!”內侍尖嗓高呼。
百官俯身齐呼。
“眾卿免礼。”
“谢陛下!”
帝后落座,见凌玉英姿勃发,目光为之一亮。
“诸位有何奏报?”
凌玉进前一步:“臣启奏!”
双手呈上前线急报。
“沧州大胜,庆军攻城不利,损兵近两万。
我国今可趁机与庆国议和,不必增一卒,即可守稳沧州,逼其割地赔款!”
此话一出,大殿喧囂。
无论文武,皆眉开眼笑。
眾视凌玉,眼中满是崇敬。
“沧州保住了!”
“还能让庆国赔款!”
“哈哈,苍天有眼,我大齐终能扬眉吐气!”
百官欢欣若狂。
多年来,齐国屡受庆国压制。
庆国恃强凌弱,常寻衅滋事,齐国唯有忍辱赔款。
鸿臚寺每次交涉均徒劳无果,甚至 ** 。
“今日总算洗雪前耻,庆国也有今日!”
年逾甲的鸿臚寺少卿简雍激动得热泪盈眶。
“毕生有幸亲见此景,虽死无憾!”
眾官皆涕泗横流,一时忘乎所以。
然情绪难以自控,因这压抑太久。
御座之上,帝后亦喜形於色。
“王尚书。”
“臣在!”礼部尚书王平出班。
战事紧急,战报传来,眾人压力倍增。
战侢侢激动地拍桌而起:“速擬国书,送至庆国!”
庆都宫內,气氛凝重。
“放肆!”庆帝震怒,將战报摔於地,百官皆跪。
战报內容惊心动魄,庆帝勃然大怒:“十万大军,竟拿不下沧州,折损两万精锐,这是何意?”
无人敢答,庆帝更怒:“往日诸多高见,今竟无人发声?”
陈 ** 推轮椅上前,劝道:“围城需五倍兵力,沧州守军至少四万,確实艰难。”
庆帝冷哼:“十万对四万,还难?”
眾人噤声,庆帝怒焰越炽:“若非凌玉不在,两万將士怎会折损,全军覆没又如何?”
殿內迴荡著庆帝的咆哮,群臣皆垂首。
“滚!”群臣如获大赦,急步退出。
陈**留於殿內,无意即行。
庆帝怒气冲冲坐於龙座,质问何以不去。
陈**谦和对曰:“陛下,臣有话欲言。”“讲。”“纵使凌玉在此,今日之局或亦难改。”庆帝惑然:“此话怎讲?”陈**目光灼灼:“高顺者,其要也。”“高顺?未尝闻之。”陈**应曰:“近得查证,此人身微,然善统兵,与凌玉旗鼓相当。
沧州一战,其功赫然。”庆帝略思,气渐平:“详告。”“此臣近日所察之事也。”陈**献上一卷册,由太监恭呈帝前。
册中暗探情报,涉高顺与锦衣卫指挥沈炼。
陈**继而道:“高顺为凌玉陷阵营將,佐凌玉弒玄翦,北伐时威名远播,齐皇封靖南將军……”“沧州之役,率陷阵营破我防线,悍然不顾。”“今守沧州者仍是此人,深蒙凌玉信重,侯爵指日可待。”庆帝听毕,眉峰紧锁,忧从中来。
“凌玉、沈炼、高顺……”帝低声喃喃。
“陷阵营与大雪龙骑军……”“恍如天降。”庆帝起而缓步,神情多变。
陈**轻嘆一声,忽警醒:“尚有一支。”“何者?”“燕云十八骑!”
闻此言,庆帝面色骤变。
经沧州与大皇子溃败之情报整理,知大皇子万骑竟全被燕云十八骑剿灭。
此讯传来,眾人皆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