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守拙闻言,目光转向陆临川,礼貌地点头致意:“陆公子写的是什么故事?”
“是以三国歷史为背景的演义小说。”陆临川如实回答,既不自夸也不贬低,“讲述汉末群雄並起,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故事。”
闻言,羊守拙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皱。
如今市面上的话本多是才子佳人或神怪誌异,歷史演义类向来不受欢迎。
这位陆解元想必是初次尝试,没有做过市场调查,只凭一腔热情就动笔了。
读书人常有这种毛病,总以为自己的见解独到,写出来的东西必定受欢迎。
殊不知话本创作是门手艺,需要长期积累和钻研。
他见过太多举人进士尝试写话本,但最终都鎩羽而归。
但想到白少爷方才的眼神暗示,知道必须给足面子,羊守拙只得耐著性子问道:“不知陆解元为何选择三国题材?”
陆临川从容答道:“以史为戏,三国最宜,战国失之於繁,楚汉失之於简,唯有三国,鼎足之势,恰成敘事之绝构……”
羊守拙点点头,心中却不以为然,打算隨便看几眼,应付了事。
白景明含笑看著这一幕。
羊守拙虽然是个清正之人,对话本的要求极高,但架不住他已做了安排。
羊守拙接过书稿,隨意翻开第一页。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
开篇词映入眼帘,他瞳孔微缩,手指不自觉地颤了颤。
这词……气势磅礴,意境深远,竟比市面上那些名家话本的开篇还要惊艷!
他收敛心神,继续往下读。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羊守拙眉头渐渐舒展,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觉得自己把事情想简单了。
隨著阅读深入,他的表情从最初的漫不经心,逐渐变为专注,最后完全被故事吸引。
黄巾起义、桃园三结义、十常侍乱政……
一个个歷史事件在陆临川笔下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人物对话生动传神,情节安排张弛有度,既有史实依据,又不失艺术加工。
更难得的是文白相间,雅俗共赏,既照顾了读书人的审美,又考虑到了普通百姓的理解能力。
羊守拙阅稿无数,深知话本创作最难的就是把握这个度。
太过文雅则曲高和寡,太过俚俗则难登大雅之堂。
而眼前这部《三国演义》,竟將二者完美融合!
他快速读完书稿,觉得有些意犹未尽,便又回头细细品味起来,不自觉发出声音:“好!写得好!”
白景明原本正悠閒地品茶,听到羊守拙突然出声,不由抬头。
只见这位素来沉稳的老先生,此刻竟激动得鬍鬚微颤,眼中闪烁著兴奋的光芒。
“羊先生?”白景明试探性地唤道。
羊守拙如梦初醒,抬头时眼中满是震撼:“少爷,这、这简直是绝世佳作!”
白景明一怔,隨即暗自得意,觉得羊守拙演技精湛,把个捧场的戏码演得活灵活现。
陆临川谦虚道:“先生过誉了,在下初次尝试,难免生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