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四大经理瞬间恍然,而后各自又展露出会心的笑容。
一国初立,哪有充足的钱財去置办工厂?
还不得依靠贷款?
巧了,几家公司不但从事贸易,还兼营贷款业务。
魏国虽小,可架不住资源丰富呀,不管是铁矿还是金矿,都会持续不断地產生財富,比私人借款强上太多。
显然,魏国是个优质的“客户”。
不像沙捞越的前任布鲁克,把沙捞越当作自家的自留地,值钱的都搞垄断,接著还宣称贸易自由。
法国凭藉贷款影响了奥斯曼和沙俄,便是明证。
“不知陛下贷款多少?”怡和洋行的经理率先发问道。
“十万英镑!”徐煒望著四人,沉声道。
“好!”几家经理当即答应,接著迫不及待地问道:“以何抵押?”
“几家工厂如何?”徐煒朝一旁的阿萨姆使眼色。
阿萨姆立马开口道:“魏国在我这里预订了 10家工厂,价值六万英镑,陆续还有五家,大约八万,总计十四万!”
七折抵押?
经理们顿时皱起眉头。
別人不了解,他们难道还不清楚吗?这些工厂的价值都被高估了,能有三成的实际价值就算不错了,七成简直就是血亏。
“陛下!”这时,怡和洋行经理思考了片刻,目光炯炯地盯著徐煒,满怀期望道:“慕娘金矿如何?”
“慕娘金矿可以,绝对可以!”
“我觉得行!”
其他三个经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果然是贪婪之辈,竟然盯上了金矿。
徐煒眉头紧皱,满脸不情愿:“慕娘金矿我打算购置新的蒸汽机,再投入两千土著开採,每年的收入能从两万英镑提升至三四万英镑!”
“十万英镑?不值!”
谁知,这样的话语不仅没有劝退眾人,反倒让他们愈发渴望起来:“陛下,您说多少?”
面对一双双满是金钱欲望的眼眸,徐煒嘴角上扬:“十万英镑,一家十万!”
“而且,限期十年,年息要低於百分之三!”
此话一出,几人倒是沉默了。
在当下,贷款利息基本在 5%至 20%之间,並且还是复利。
譬如满清的鸦片战爭、甲午战爭贷款,年息虽说只有百分之四,但到手却只有九成。
等到辛丑年后,每年归还的利息就占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百分之三,这简直就是做慈善。
“陛下,清政府您应该熟悉,其国力雄厚,当时其借款可是高达百分之十!”
“可我又不著急还钱?”徐煒笑道:“更別说,我这是抵押借款,它那是信用贷款!”
满清的牌面在此时还是相当大的,典型的虎倒威风在,极少抵押东西,都是信用贷,直至甲午后,关税、盐税等主权才被抵押出去。
辛丑条约后,朝廷六部都有洋人顾问了,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这时候,曾柏现身,开始用英文进行议价,最后一番竞爭,终於达成了协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