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徐煒点点头,仿若早有预料般说道:“盟约一签,贵我两方可谓亲如手足了。”
“另外,我有一事要劳烦统制!”
“殿下请讲!”陈规嘴角泛起笑容。
“我有意迁移流民入魏,然而当下正处於青黄不接之际,粮草匱乏!”
徐煒亦笑著道:“贵司在石隆门经营数十载,想必粮草充裕吧?”
“这是自然!”陈规轻舒一口气,笑道:“若是不嫌弃,去年的陈粮尚有许多!”
南洋湿气浓重,在北方粮食至少能存三五年,可在南洋至多两年便到极限了。
满清政府官方储粮的地窖,那可是一门技术活。
所以变卖粮食,这是合则两益的生意,他自然乐意。
两人又谈笑风生起来,说著说著,徐煒突然言道:“近日,古晋竟发现了好几家来自石隆门的百姓!”
“来往自由!”陈规略作思索,轻声道:“十二分公司只是谋利的营生,绝无阻拦他人去向之意!”
“这便甚好!”徐煒的笑容愈发真诚了。
陈规又紧接著询问起泥水选种的方法,徐煒亦是知无不言,毫无敝帚自珍的念头。
俩人相谈甚欢,大半个时辰才结束。
目送其离开后,徐煒摇摇头:“果然,刘善邦毕竟年事已高,控制力大不如前了!”
两个选择,要么维持原状,要么封刘善邦为伯爵,刘善邦的抉择並未出人意料。
但徐煒却已从其选择中试探出了十二分公司的虚实。
他以一个伯爵之位给予刘善邦,却特意忽略了十几位统制,这是为了离间双方,同时也是试探刘善邦对公司的掌控力。
当然,根本原因在於他不愿十二分公司併入魏国,或者说此时的魏国。
兴汉军此时掌控沙捞越已颇为勉强,倘若石隆门那富有凝聚力的上万汉人併入,那简直就是主客顛倒。
届时不是魏国吞併十二分公司,而是十二分公司吞併魏国。
这也是统制们个个有官无爵的缘由。
“过两年就好了!”徐煒望著陈规远去的背影,喃喃道:“等移民增多,刘善邦更年老力衰,石隆门便会成为我的囊中之物!”
他与为虎作倀的兰芳不同。
兰芳公司是助长荷兰人的势力,削弱並消灭华人,自己也成了瓮中之鱉;而他则是整合分散的华人力量,从而凝聚成一个拳头,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间。
不禁失笑,作为语文老师,他感觉自己变成了课本上那些满心利益的歷史人物。
充满了虚偽、做作,为利忘义。
今日这番举动,专为陈规而设,当然,这也是势在必行,只是特意安排在他到来之时罢了。
石隆门虽大,图谋之事却需慎之又慎,里应外合方为上策,他就如同刘备那般,需要一个属於自己的蜀地张松、法正。
陈规,这个熟悉的人物,便是他心中的不二之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