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林达泉摇摇头,“都这个时候了,还读什么书?”
“昔日罗芳伯下南洋,创建了兰芳公司,衣锦还乡,家族变得豪富,整个国家也因此兴盛起来!”
“既然他这个屡次考不中的秀才都能闯出一番事业,我这个秀才肯定也行!”
他咬著牙,认真地说:“达安,我们兄弟俩一起南下,用不了几年,肯定能赚一大笔钱,让家族振兴起来!”
“大哥!”林达安满脸惊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林达泉之所以这样决定,情感因素只是一部分,更多的还是现实原因。
梅州读书人眾多,举族供养读书人是常见的事,但竞爭压力实在太大了。
更何况,林达泉年少成名,16岁就中了秀才,如今都28岁了,还没考上举人,连养活家人都困难。
客家人骨子里就有著冒险的基因,再加上几十年前婆罗洲眾多公司兴起的浪潮影响,谁能不心动呢?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林达安开心地大笑起来。
而这边,刘远山在徐家湾休整了四五天,准备带著家眷南下时,一下子就被人群围住了:
上千人涌到徐家湾,呼朋唤友,个个神色激动,一致要求跟著南下赚大钱。
“诸位,你们都打算去南洋?”
刘远山有些愣住了。
徐家湾这次有一两百青壮南下,这在他的意料之中,可没想到家乡会有这么多汉子也想去。
“当然!”这时,因为秀才身份而被推举出来的林达泉,上前拱手说道:“我们都是因为家中贫困,生活无以为继,又信任徐氏子弟,所以决定一同南下!”
“请放心,我们都身强体壮,不管是当兵、种地,还是开矿,都不在话下!”
刘远山苦笑著说:“这么多人,沿路的官府还以为我们要造反呢……”
话虽如此,但他还是决定收下这些人。
一来,魏国正缺人手,这样的亲朋故旧越多越好,乡党可比外人更值得信任。
二来,他刚卖掉蜡烛,赚了五千两白银,养活这一千人根本不是问题。
就算是两三万人,他也能供养一个月。
於是,启程时间只好推迟,他必须採购足够的粮食,才能保证路上不断粮。
这一耽搁,等他再次准备出发的时候,周边聚集的乡党已经超过了三千人。
清溪镇以及长乐县的汉子们纷纷赶来。
甚至连隔壁县、府的人也闻讯而至。
刘远山只能安抚眾人,暂且遣散:“大家稍等几日,我们船只有限,粮食也不多,到时候一定会通知大家!”
这样,他才得以勉强踏上行程。
而这一路上,可把沿路的官府嚇得不轻,当地士绅更是赶忙送来牛羊粮食,生怕惹上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