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1章 偏执的世界  生死299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正在他们谈笑风生之时,有一个中年男子蹦跶着靠了过来。余庆对他们的行走方式有些疑惑不解。

那人左右看了看,问:“你们是外地来的吗?”

余庆心想,这不是废话吗。这也许是他搭讪的一个由头,回答道:“是的,路过这里。”

“那…你们去哪里?”

余庆不便回答,只是说:“出来玩的,去前面随便走走。”

那人说:“不管去哪里,你们可以捎我一程吗?我想离开这里。”

这要求令余庆十分为难。娥英更是朝他直摇头。不过他很快找到了拒绝的理由,说:“你看,我们已经有五个人了。”

那人看了看小狐狸,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叹了口气,准备离开。

尧丹突然问那人:“你为什么想离开这里,还是有急事?”

那人似乎又看到了希望,站住了,说:“厌倦了这里的一切。”

这时娥英告诉余庆电已经充满了,催促他早点赶路。显然她是不想自己承担风险,但余庆忽然改变了主意,决定还是捎那人一段。

不过余庆还是作了一定的防范,让那人坐在嫦娥和尧丹中间。

急性子的尧丹,车子才刚离地,便向那人打听鼠妻之事。那人叹气道:“还不是老祖宗的偏执!”

余庆问:“莫非这是你们的某种信仰或图腾?”

那人说:“奇葩的传统吧。两百多年前,我们的祖先还住在一个冰天雪地的小乡村里。那一年暴雪下了二十多天,他们被堵在屋里,没有了食物,甚至连柴火都要到厚厚的积雪里去挖。

在他们山穷水尽,就快要饿死之际,有人在村中的大树里发现了松鼠的藏粮洞,这才让他们渡过了难关。后来他们在村庄周围又找到了更多的藏粮洞,这样他们才都活了下来。

自那以后,我们形成了一个传统,年轻人结婚前必须先和松鼠结婚,认一只松鼠为妻子或丈夫。”

余庆笑道:“这听起来似乎奇葩,但也没有什么大碍呀,你们就当它是一种感恩的仪式罢了。”

“不不不,不是仪式。你得照顾松鼠妻子一辈子!这还不算什么,它生下来的小松鼠还是你的儿子,你也得照顾它们。最烦的是你父亲的松鼠妻子还是你的母亲,它的儿子是你的兄弟…”

尧丹惊叫道:“天啊。那不是一大窝子了?”

“谁说不是呢,我就要照顾七百多只松鼠!”

余庆叹道:“难怪你想跑路了。这一生都为了一个不靠谱的习俗而活了。”

“谁说不是呢。就因为这个习俗,多少年来我们没少受人嘲笑。而我们也因此嘲笑世人不可理喻,不大同他们交往了。”

余庆问:“对了,你想去哪里,我们直接把你送过去吧。”

“去哪里…我也不知道。要不就去前面的谢山吧!我年轻时去过,那里的人过得快活…”

那人说的谢山,在嫦娥她们的资料里没有记载,但据他介绍,离三道梁大约300公里。这个集镇大约二十多年前才有的,是世界地来那里狂欢的人留下来后形成的。

嫦娥根据他的描述,找到了一些关于那些人的资料。他们就是当年闻名遐迩的“唯乐主义”倡导者。非常滑稽的是,这些人大多都是当年“去情感化运动”的活跃分子的后代。

其实,人类的历史在某些方面就是个反复横跳的历史。余庆也在横跳,他无视现在高度发达的基因自由,一心想要重新回到原生态的社会里去。

余庆十分怜悯地看着眼前这个中年人。从他刚才行走的姿势来看,他或者他的祖辈大概率编辑进了某种攀爬的优势基因,以方便他们上下树木和松鼠互动。

人不应该觊觎别的生物的特长,更无需感谢为他提供食物或情感愉悦的生物。万物都有自己的角色,谁越过了界限都不会长久。

余庆对三道梁的好奇已经过去了,开始考虑抵达第四乐园以后的各种应对之策。他希望那里只有女人,或者有一个和小狐狸年龄相当的小男孩。假如突然出现几个和自己对着干的男人,肯定头痛得很。

他不知道这算不算自私。他想如果第四乐园里有一帮男人,他将给他们提供尽可能的帮助,但不打算带他们和自己同行。

这时,那个人打破了余庆的沉思,指着下面那一片乱搭乱建的房子说:“那里就是谢山。”

余庆忙喊道:“红红,下去,停在正前方那片空地上。”

那人谢过他们之后,便朝前面闹哄哄的地方走去。望着他一蹦一跳的背影,众人忍不住笑了起来。

余庆说:“鹰总是笑马跑断腿也到不了它的高度,而马也会笑鹰扑腾得再高,也不过为了去更远的地面。你们笑他,他们也许在心里笑我们呢。走吧。”

小狐狸这时候不停地摇余庆的手,说:“大哥哥,大哥哥…”

“怎么啦,什么让我们的小狐狸这么激动?”

原来她看到前面路边有两个人仰面朝天躺在地上转圈呢。

尧丹问:“相公,他们这是在干吗?”

“我也是孤陋寡闻,不知道啊。发羊角疯了吗?”

小狐狸一个劲地说:“吃饭,吃饭!”

余庆仔细一看,那两个人还真是在吃饭。只见不远处有一根炮管似的东西,不时射出一团食物出来。那两个人旋转身体,张开大口准确无误去接住空中抛下来的食物。

余庆笑道:“这玩的什么梗?在这里没点技术看来还得挨饿呢。”

嫦娥说:“据说当年的唯乐主义者就是这样的。他们认为吃饭不过是不得已的需求,如果不是以一种快乐的方式去进行,饿死也罢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