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5章 胡駙马霸气的用人之道,钱给够了啥都好办!  大明国医:从九族危机到洪武独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195章 胡駙马霸气的用人之道,钱给够了啥都好办!

朱標觉得,爹如果真患了这种叫做“甲亢”的病症,导致暴躁和易怒无法控制。

那便情有可原,他也就原谅这个爹了。

再加上姐夫今日的这番话,他对此事便越是重视。

但你想给皇帝看病,这事儿可不容易,何况父皇的身子骨儿一向很硬朗,平常有个头疼、打喷嚏的状况,他都不治。

要叫姐夫给他查查是否有“甲亢”,这个就诊的机会该如何创造呢?

想起了这些,他也不免头疼,

不知不觉间,朱標对於父亲的怒火,其实也已消洱於无形了。

偶尔也还会想起,但更多的是一闪而过,那种当初心中的痛苦、悲凉、难以置信多种的情绪,如今都已经化解掉了。

而在胡翊这边。

造物局与製药局开张的第一件事,便是得去找老丈人赐字。

討御笔是一件事。

另外,针对那些轮班匠和將来製药局的用人,也有些事情是需要朱元璋拍板的。

华盖殿里。

“臣,胡翊,即见——“

“免。”

胡翊的话只说了半截,朱元璋手指著不远处的黄梨凳:

“自己找地方坐。”

朱元璋在忙著批阅奏章,胡翊就从书架上顺手拿过一本书来,坐在边上看著。

大约过去一刻钟后,老丈人总算忙完了。

“你今日来找咱,何事啊?”

“岳丈。”

胡翊躬身道:

“眼见得东宫造物局、东宫製药局都要正式开办了,小婿心想,这既是东宫的產业,需要找您来求两件御笔制匾,也好当做金字招牌。”

朱元璋开口便道:

“宋濂、刘基、陶安的字都不错,远的不说,就是东宫中那几个学士的字,拿出去也能看过眼,你们就非得求咱的墨宝?”

胡翊知道老丈人心里有怨气,准也是因为太子的事。

就笑著应承道:

“小婿心想著,岳丈您的御笔便代表了造物局和製药局的水准,那绝对不可能差。

这样的金字招牌,又岂能没有您的书法题字呢?

何况来说,这毕竟是划在东宫名下的產业,將来赚的钱也要收归到宫中內库,若是连个题字都不够分量,这不也是丟太子的脸面,也间接的丟了您的脸面吗?”

见他这样说了,朱元璋觉得也有道理。

“既如此,你过来研墨。”

胡翊开心地跑过去,一会儿工夫,宣纸铺开,墨饱了笔,朱元璋提笔便在宣纸上写字。

他那字单独拎出来,实际上也就是能看,到不了多么优秀的地步。

但这字跡却是如铁画银鉤,每一笔之中似都夹带著气吞山河万象之气势。

待这两副字写出后,便有一种独特的磅礴霸气,当真是威武无双。

胡翊看到了朱元璋的字,又想起了后世的一位伟人,不仅所作诗词气势惊人,那字跡更是气吞万里如虎,与老朱这字竟也一样霸气无双。

他拿到这两副字,吹了又吹,等到墨跡都干了,这才小心收起来。

胡翊心道,这可是朱元璋的真跡啊。

若有朝一日,抱著这两副字穿越回去,下半辈子就不愁吃喝了。

他正在想美事呢,朱元璋用绢帕擦了擦手汗,忽然便开口又问他道:

“咱听说,你近来在与那些药商们做生意?”

“是的,小婿刚才又与他们谈了一场,那近四十位药商,来自大明十三个行省下的各州府,也都握有许多医药资源。”

朱元璋对於医药资源什么的,一点都不感兴趣。

他只是单纯的討厌经商,討厌商贾,便立刻反感的道:

“你该当少与这些人廝混,小心污了身份。”

这就是偏见了。

商人虽然逐利,但需要用到他们的时候,也要敢於合作才行。

正如朱元璋认为的不择手段是一种方法那样,与商贾们合作,也是为达成目的的一种方法。

就警如这些惠民药物,在惠民医局还未能推广到各地的情况下,不靠这些人拓宽渠道,去救济病人。

又能靠谁呢?

官府?

还是大明的军队?

恐怕都不行吧。

胡翊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岳丈,如今大明的第一家惠民医局都还未完工,要靠这些医局去解决百姓们看病难的问题,

这在几年內是根本不可能的。

黎民百姓们的病痛就摆在那里,只能叫这些药商们代为卖药,小婿实在鲁钝,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法子来了。”

经女婿这么一说,朱元璋一时间也无话可说了。

因为现实的確是这样。

用这些药商们,是可以最快將惠民药送到大明各地去的,也能最快叫病人们吃上。

说实话,除了女婿这个法子外,他这个做皇帝的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

但商人们遂利,在朱元璋的心中,商贾们的心尤其是黑的可怕。

他便又提醒道:

“既如此,咱也不过多阻拦你,只是也该小心些,不要最后肥了这些商贾,轻贱了百姓,两头都落不著好。”

“岳丈,小婿谨记您的教诲,我近来倒也做了些措施,不如当面向您请教一下。”

胡翊便將具体的举措又说了一遍。

惠民药不让利,確保能到百姓们手中,叫他们吃得起。

特效药可以適当给药商们让些利,再配合上自己每年限量特製的高价药三百粒。

经胡翊这样一说,原来那些药商们赚的也是商贾、有钱人的钱,不会过多的压榨到穷苦的黎民百姓身上。

朱元璋便也开心的道:

“这件事你办的不错,你既有如此盘算,那应该无需咱再教你什么了。”

在朱元璋看来,底层赚钱最难,若把他们手中的银钱都流转到富人手中,那是大忌,必然导致民生凋。

但要是富人间的钱彼此流通,惠民丸又能確保普通民生,就不一样了,后者会解决许多社会问题,也不会引起什么弊端危害。他对於这个女婿的举措就更加欣赏了。

能得到洪武大帝的肯定,胡翊心中还是有几分沾沾自喜的。

他便又说起了另一件事。

“岳丈,还有个事儿。

小婿从工部调了一批轮班匠,但您也知道,轮班匠们做事稍差些,要想叫他们出工出力,便要將待遇提上去些。

小婿就想著把他们调到造物局来,给他们一个新名號,就叫『造物匠”,这些造物匠的待遇等同於工部住坐匠的待遇。

此外,製药局也需要一些懂得医理之人来製药,小婿决定从太医院的医徒之中遂选一批人出来他们既然来製药了,便也给他们一个新名头,叫做“制士”,制士们的地位和待遇就与医土相当,也给一份报酬,您看这法子可以用吗?”

朱元璋对於这件事就懒得管了,开口便道:

“这种小吏没级没品的,这两个局又都是你东宫自负盈亏,与咱有什么相干?”

他便显得不耐烦的道:

“以后这种小事自己做主去,你只需要记住一件事,咱当初借你开办惠民医局的那笔银子,赚到了钱就要还给国库,把这个记住就好了。”

胡翊暗暗吐槽一句,这老朱真是抠死了!

不过今日这两件事都已经办成了,收穫满满,胡翊心情也是极好了,自然也就不会为丈人的这点小抠门坏了心情。

倒是朱元璋,这时候又道:

“咱想起来一件事,以后类似的小事你都自己办了,就通通別来烦咱,实在不行就去找你叔父批去。

有丞相不找,你拿这点鸡毛蒜皮的事儿来烦皇帝?咱看你是皮痒痒的欠骂。”

胡翊连忙道:

“岳丈,这话可不是这样说,丞相再如何,那也得听您的,最后的决策终究得您这个皇帝来拍板。

您才是大明一国之主,我叔父嘛,说破了大天他也就是南京城胡家的一个男人。”

这通马屁拍的朱元璋就很高兴了。

皇帝才是一国之主,丞相胡惟庸不过是一个姓胡的男人。

朱元璋听到这个话,心头自然是美滋滋的,但他现在也对拍马屁这种事充满了警惕。

所以见女婿这样说,他开口便问道:

“你小子这通溜须拍马,是不是又有事求咱?”

胡翊嘿嘿一笑,便说道:

“太子也劝的有些成效了,小婿就是想,也別叫他老在宫中著了,不如由我带出去散散心,

这样他认错还能快些。”

朱元璋心里喜滋滋,面上却板著个脸哼道:

“他会认错?如同个驴似的。”

胡翊心道,那不正好吗?

岳母整日骂你是个驴,你现在骂你大儿子也是驴,这不正好说明这是你老朱家的种吗?

倒是朱元璋现在心情也好,对於女婿的人品也向来放心,也就答应了。

便在胡翊临走时,朱元璋忽然又叫住他,罕见的说出了一句心里话:

“你也告诉標儿一句话,咱那日不是真心要动手打他,別的嘛—

算了,不说了。”

“小婿知道了。

臣,告退!”

东宫。

当胡翊提出,明日要带朱標出去玩一趟时。

这个大明地位最稳固的皇太子,竟然是喜出望外,眼里充满了孩童才有的热切与盼望。

还是在宫墙里待的太久了,与外面的孩子相比,他们这些太子、皇子、公主们也更加热切盼望能吹到外面的风。

也是因为对於朱標的这层了解,胡翊才能在都没有和他商量的情况下,就跟朱元璋要人。

“姐夫,那明日咱们去做些什么呢?”

胡翊知道他肯定想跑的远一点,这帮皇子最喜欢去的就是城外,因为在那里可以尽情的纵马飞奔,完完全全的无拘无束。

“明日去了你就知道了。”

胡翊先卖了个关子,同时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