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著冯劫的话,方铭鬆了一口气,“总算糊弄过去了。”
方铭定了定神,指尖轻轻敲击案几,发出沉闷的篤篤声。
“既然如此,“他声音沉稳,仿佛方才的震动从未发生,“田四,该有一个交代了。“手指突然停住,在竹简上“田四“二字重重一划,墨跡顿时晕染开来,像一滩乾涸的血跡。
窗外传来百姓的喧譁声,几个孩童正趴在县衙围墙外张望。方铭的目光掠过那些天真的面孔,想起卷宗里记载的,那些被田家害得家破人亡的稚子。
“明日午时三刻,“他抬头看向日晷,阳光在石盘上投下清晰的阴影,“正是阳气最盛之时。“这句话像是说给冯劫听,又像是说给自己,“適合送这等魑魅魍魎上路。“
冯劫闻言,嘴角微微上扬。“方大人明鑑。“
方铭抬手召来王賁与李柒,晨光將他们的影子长长地投在青石板上。
“去各村走一趟。“方铭的声音不轻不重,却让堂下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他取出一张素绢,上面硃砂写就的“斩“字鲜艷如血,“告诉乡亲们,明日午时三刻——“手指在案几上一叩,惊起一缕浮尘,“田四將在村口伏法。“
王賁接过绢布时,粗糲的指尖微微发颤。这位沙场新將忽然想起昨日审讯时,那个瞎眼老妇用枯枝般的手指在地上划出的血痕。
李柒正要领命而去,忽被方铭叫住。“记得,“年轻的县令目光如炬,“要挨家挨户地通知。“他指尖蘸了茶水,在案上画了个圈,“特別是那些...失去亲人的。“
院外树梢上,几只乌鸦突然扑稜稜飞起。王賁握紧了腰间的刀柄,他明白方铭的用意——这是要让所有冤魂,都能亲眼看到仇人的下场。
隨著王賁一行人的马蹄声渐行渐远,田四即將伏法的消息如同野火般在各村之间蔓延开来。
在河西村,一个跛脚的老汉正拄著柴刀在田间劳作。听到消息时,他手中的镰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浑浊的泪水顺著沟壑纵横的脸颊滚落。他踉蹌著跑向村口的古槐树,对著树干上那道深深的刀痕喃喃自语——那是他儿子被田家恶奴打死时留下的。
李家沟的祠堂前,几个妇人抱头痛哭。她们颤抖的手里攥著褪色的红绸——那是当年被迫送入田府的姑娘们留下的最后物件。年纪最大的张婆婆颤巍巍地点起三炷香,青烟裊裊中,仿佛又看见孙女投井前那双绝望的眼睛。
最热闹的要数集市旁的茶棚。说书人一拍惊堂木,將田四的罪行添油加醋地道来。围观的人群中不时爆发出怒吼,有个年轻人甚至当场砸了茶碗,碎片溅了一地。茶棚老板却只是摆摆手,转身从柜底取出一坛珍藏的老酒:“明日此时,请大家共饮!“
夜色渐深,蓝田县却亮如白昼。
家家户户门前都掛起了灯笼,橘红的火光在夜风中摇曳,將整条长街照得通明。村口的空地上,几个青壮汉子正连夜搭建刑台,榔头敲击木桩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脆。每敲一下,就引来围观眾人的一阵叫好。
河西村的老槐树下,聚集了数十个村民。他们围著篝火,轮流诉说著田家这些年造下的孽。每说完一桩,就往火堆里扔一件物件——有沾血的锄头,有撕碎的借据,还有从乱葬岗捡回来的破衣裳。火光映照下,每个人的眼中都跳动著復仇的火焰。
更有些性急的年轻人,天不亮就守在了县衙大牢外。他们或蹲或站,眼睛死死盯著那扇铁门,生怕田四会趁夜逃走。有个少年甚至抱来一面破锣,说要在第一缕晨光出现时就敲响它。
连孩童们都感受到了大人们的激动,揉著惺忪的睡眼不肯回家。他们虽然不懂什么叫“血债血偿“,却记得父母说过,明天之后,再也不用把辛苦种的粮食白白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