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10章 解释  咸阳宫闕三万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听著嬴政那平静却不容置疑的问话,方铭的心臟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著。他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穿越者的身份太过惊世骇俗,其所带来的未来知识更像是一把无法控制的双刃剑。在这位千古一帝面前,透露过多未知,福祸难料。他深吸一口气,將那最大的秘密重新压回心底,只是就著玉佩和预警之事,斟酌著开口道:

“回陛下,”方铭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此物所预警之事,关乎天下运势,而非一人一国……”他儘可能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语言,描述了那场可能席捲一切的浩劫,强调了其並非寻常战乱或天灾,而是一种根基性的动摇。他的敘述缓慢而清晰,每一个字都让殿內侍立的李斯、蒙毅等重臣脸色更加凝重一分。烛火摇曳,將他们变幻不定的神色投映在冰冷的青铜器皿上,空气中瀰漫著一种前所未有的压抑。

当方铭终於言毕,短暂的死寂笼罩了章台宫。只能听到殿外夜风吹过檐角的细微呜咽,以及灯偶尔爆开的噼啪声。

嬴政的目光始终低垂,凝视著掌心那枚温润却带著不祥预兆的玉佩,指腹无意识地摩挲著上面玄奥的纹路。良久,他才缓缓抬起头,那双深邃如古井的眼眸扫过殿下屏息的眾人,最后定格在方铭脸上。他的表情没有任何惊惶,反而是一种极致的、近乎冷酷的平静。

“方铭,”皇帝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听不出一丝波澜,“依你所见,据此祸降临,尚有多少年岁?”

方铭看了一下玉佩上的裂纹,谨慎地回答:“陛下,依臣推断,大致有二十年?”

嬴政闻言,极轻地点了点头,动作缓慢得仿佛承载著千钧之重。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著御案,发出沉闷而富有节奏的轻响,每一声都仿佛敲在眾人的心弦上。

“方铭之言,尔等……如何看?”皇帝的声音平稳,听不出喜怒,却自带一股沉重的压力,迫使每个人必须表態。

殿內一时陷入短暂的沉寂。诸子百家的代表们面面相覷,眼神交错间充满了惊疑、震撼以及深深的思索。这消息太过匪夷所思,远超乎百家爭鸣的任何学说范畴。

片刻后,儒家掌门伏念率先上前一步,他面色凝重,持礼甚恭,声音却清晰沉稳:“陛下,方先生所言,確实骇人听闻,闻所未闻。天外之敌,长城崩碎……此等事,关乎天下苍生,亦关乎华夏文明存续,绝不可等閒视之。”

他略一停顿,继续道:“然,此事真假,尚需实证。仅凭一玉佩与方先生之言,恐难以尽信。伏念以为,当务之急,应立刻派遣得力可靠之人,前往极北苦寒之地探寻究竟,验证那所谓『长城』是否存在,又有无异常跡象。”

伏念抬起头,目光坚定:“若探查属实,確有此灭世之危,那我儒家子弟,必当仁不让!將倾尽所学,恪守仁道,护卫苍生,与陛下、与天下百姓,同心戮力,共抗此劫!”

伏念这番话,既表达了谨慎,也表明了立场,说得有理有据,立刻得到了其他各家代表的认同。

“道家附议。求真务实,確应先探明虚实。若劫数为真,道法自然,亦不容天地倾覆,万物凋零。”

“法家认为,无论真假,此事既出,便当以律法之严谨对待。查证为第一要务,若为真,则需以举国之法度统筹应对。”

“兵家附议,愿派精锐斥候,参与探查!”

各家纷纷表態,虽然心中或许仍有疑虑,但在可能存在的共同灾难面前,初步的统一战线开始形成——前提是,消息必须得到证实。

嬴政静静听著眾人的发言,脸上依旧看不出什么表情。直到所有主要学派都表达完毕,他才微微頷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