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电波跨越太平洋,如同致命的病毒,精准注入美帝情报体系的心臟,中央情报局兰利总部。
那份来自远东“夜梟”的、標註著“突破性绝密:幽灵震颤解决方案”的文件,瞬间引发了最高级別的震动。
一间高度隔音、布满防窃听设备的绝密会议室內,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著情报、军事、航空领域的顶级头脑,以及几位肩扛將星的军方高层。
投影幕布上,正清晰地展示著“鼴鼠”传递迴来的那份“技术解决方案”的核心內容:修改后的结构图纸,以及那份详尽的“新型高效阻尼材料”合成工艺说明。
主持情报分析的是一位头髮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如手术刀的资深分析师,教授。
他的声音带著一种混合著惊嘆与忧虑的复杂腔调:
“先生们,这份情报的价值,难以估量。它证实了『幽灵』项目的存在,更揭示了华国人已经攻克了他们最致命的震颤缺陷!”
他指向结构改动图:“这个0.5度的支撑角微调,极其大胆!我们的结构动力学专家反覆演算確认,它在理论上完美避开了之前『鼴鼠』窃取到的原始数据所显示的共振频率区间!设计理念…堪称天才!”
会议桌旁响起一阵压抑的惊嘆和低语。
几位航空专家纷纷点头,显然认同教授的判断。
教授的雷射笔移向那份材料工艺说明,语气更加激动:“而这份『静默-ii』型阻尼材料的配方…更是革命性的!虽然合成条件苛刻,需要特定的催化剂和精確的温度控制窗口,但其提供的测试数据…”
幕布上切换出那份明昭偽造的、显示“完美消振”的曲线图,“…令人震惊!消振效率超过现有任何材料!如果华国人真的掌握了它,配合那诡异的隱身外形…先生们,『幽灵』將不再是幽灵,而是一把悬在我们头顶的、隨时可能落下的利剑!”
会议室內一片肃然。
恐惧的阴影在眾人心头蔓延。这份“解决方案”的先进程度,超出了他们最坏的预期。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被震惊冲昏头脑。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一位头髮白、戴著金丝眼镜的材料学权威,皱著眉头举手发言:“教授,请等一下。这份材料配方…存在几个令人费解的点。”
他指著配方上的几处细节,“这种催化剂的添加顺序,与常规的高分子聚合反应路径存在逻辑衝突。还有,这个反应温度区间…正好落在该类型材料已知的『脆化敏感带』边缘。根据我们的经验,在此温度下长时间反应,材料极可能发生不可逆的劣化,强度和阻尼性能会大幅衰减,甚至崩解。”
另一位结构专家也提出了质疑:“是的。还有这个0.5度的改动。静態计算確实无懈可击。但…我们缺乏完整的全尺寸动力学模型进行验证。在极端机动、高g过载的复杂动態耦合下,这个微小的角度调整,会不会在某个意想不到的节点,引发新的、更危险的应力集中?毕竟,原始震颤的根源我们尚未完全理解。”
这些专业而冷静的质疑,如同冷水泼入滚油。
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爭论。支持派认为这是华国人的独特技术路径,不能以常理度之,那份“完美”的测试数据就是铁证。
质疑派则坚持认为配方和设计改动存在明显的、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的隱患。
爭论的焦点,最终落到了那份“完美”的测试数据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