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振和张艮面面相覷。
朱由校开口解释:“骆养性表面恭顺赤诚,实际机巧奸诈,不可用!”
不用骆养性的原因不是他能力不足。
歷史上,骆养性是崇禎朝的锦衣卫都指挥使,十几年间,在猜疑敏感的崇禎帝手下干活,能躲过朝中诸多风波,全身到明亡,说明他確实有些本事。
要知道崇禎年间,首辅阁老换得跟走马灯似的,多少大臣名將先是被极度信任,然后都被打入大狱,或被斩首。
不用骆养性是因为朱由校知道他在歷史上降清了!
李自成打进北京城,拷打他索银,纳银两万两得以保全性命。
可恨的是满清入北京,他率领锦衣卫部眾向多尔袞投降!
这就绝对不能忍了!
骆养性身为锦衣卫都指挥使,朱由检最信任的人,最后居然降清,做起带路党?
这就好比苏美爭霸,老苏陷入危急时刻,老苏的kgb主席投奔老美的cia,带著美军来打老苏。
没有把他拖出去剁了,都算是我接受过现代文明的教育,还要用他?
朱由校用人原则的底线就是歷史上不能降清。
你可以菜,但是不能怂!
你可以奸佞,但是不能叛国!
不要说什么迫不得已。
明亡后,你可以不殉国,不自杀,但你隱居起来,不出来仕清,算你还有一份气节。
你噗通一声跪下投降,还做起带路党。
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绝对不能接受。
在大明存亡之际你能毫不犹豫地投降,那自己跟文官縉绅集团、宗室勛贵集团等对手爭得你死我活时,怎么保证你不会背叛我?
至於怎么知道骆养性是降臣,做资深公务员时,经常在网上键政,自己与人爭议过明末降清文武大臣名单,吵得一个多月,记得上面的主要名字。
骆养性,你就跟洪承畴等人一起,老老实实做人,勤勤勉勉在最苦最累的岗位上,为大明效力。
要是敢有半点怨言,立即扣你们一顶怨望君上的帽子,砍了你们!
至於孙之獬这样无耻和坏到透顶的人,咱们等著瞧。
“王世德,你们此前说得刘保案里那位指挥使僉事,你们擬定举荐他什么职位?”
“回皇爷的话,王世德是锦衣卫老人,实务嫻熟。这几年田尔耕、许显纯胡作非为,锦衣卫全靠王世德带著一群老人勉力支撑著。
臣举荐他为都指挥副使,兼管庶务厅。”
“嗯,王世德可为都指挥副使,兼管都尉司指挥使。庶务厅选一个老成,实务嫻熟的老人管起来。”
“臣遵旨!
...锦衣卫下辖的十七千户所,合计两万一千兵马,改编为翊卫军,分十二营四十七支队。
设翊卫军都指挥使司,以新城伯王升为锦衣卫都指挥副使,兼翊卫军都指挥使。”
这一点是重中之重。
锦衣卫有出京平叛的能力,甚至可以单独编成一军,跟隨大军出征漠南和海外。它下辖的十七千户所,就是它的作战部队。
由於它的特殊性,皇帝需要它镇场子,所以一直优待,抓得也比较紧。
这十七千户所的兵马,还能保持一定的战斗力。
虽然比不上西军、川军、西南土兵,但比闻风而逃的辽东军户兵要强。
这属於朱由校能直接掌握的一支军队,必须加以整编和加强。
同时计划把他们调到南北两京,以及扬州、苏州、西安、开封、江夏、临清等富庶大城和要津之地的附近。
新城伯王升是朱由校生母孝和皇后王氏的亲弟弟,亲舅舅。
博平伯郭明振是朱由校嫡母孝元贞皇后郭氏的亲弟弟,嫡舅舅。
两位舅舅能力一般,但是都属於朱由校亲近外戚,胜在忠诚。
在这个微妙时刻,朱由校必须用他们出掌锦衣卫和翊卫军。
不要他们经办相关事宜,只需要坐镇在那里,看住下面的人尽心办事,不要“三心二意”。
具体事宜,朱由校会选调精干可信人手,比如张艮、王世德等人去处置。
听完郭明振和张艮的整编计划草案,朱由校切切叮嘱。
“锦衣卫对朕很重要,对大明也很重要,你们必须严格按照朕批覆的计划进行整编和改造,必须一丝不苟地执行到位,不得敷衍,也不得走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