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万诺夫教授点了点头,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一张椅子:“坐吧。”
姚爱国依言坐下,心里有些忐忑。
“你的作业,为什么没有交?”伊万诺夫教授拿起桌上一沓作业本,翻了翻,唯独少了一份。
“非常抱歉,教授。我前几天发高烧,一直躺在床上,所以……”姚爱国解释道。
“嗯,生病是情有可原的。”伊万诺夫教授的语气缓和了一些,“不过,学习不能鬆懈。你们这些年轻人,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尤其你们是来我们达瓦里氏学习先进技术的,更应该珍惜时间。”
“是,教授教训的是。”姚爱国低头应道。
他心里却在想,老子当年想学还没机会呢。
现在有机会了,自然不会放过。
伊万诺夫教授似乎对姚爱国的態度还算满意,他放下作业本,从旁边拿起一张画满了复杂零件的图纸。
“这是我最近在课堂上布置的一个思考题,关於一种新型差速器的结构优化。你虽然缺了课,但这个问题,我希望你能独立思考一下,明天给我一份你的分析报告。”
伊万诺夫教授將图纸递给姚爱国。
姚爱国接过图纸,只扫了一眼,心里就“咯噔”一下。
这图纸上的差速器结构,在他那个时代,算是比较老旧的设计了。
但在目前这个年代,应该还算是比较先进的。
原主那点机械知识,想要分析这个,估计得抓瞎。
可现在这身体里的是他姚爱国啊!
一个搞了一辈子机械,跟各种复杂结构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老工程师!
这种程度的图纸,对他来说,简直是小儿科。
他不仅能分析,还能提出好几种优化方案。
“教授,我现在可以看看吗?”姚爱国问道。
伊万诺夫教授有些意外:“当然可以。不过,这个问题有些难度,你可以拿回去慢慢研究。”
他原本只是想给这个缺课的东方学生一个小小的考验,也没指望他能立刻说出什么名堂。
姚爱国却摇了摇头:“不用了,教授。我觉得,我现在就可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哦?”伊万诺夫教授眉毛一挑,镜片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讶异。
他倒要看看,这个来自东方的年轻人,能说出什么来。
其他学生看到这张图,至少也得研究个一两天。
姚爱国將图纸铺在自己的膝盖上,目光专注。
其实,他根本不用看图。
那复杂的结构,在他得到强化的大脑中,已经自动分解、建模、分析。
几个呼吸之间,这差速器的优缺点,以及至少三种优化方案,已经清晰地呈现在他的脑海里。
“这个差速器设计,从基本原理上看,是经典的行星齿轮结构。它的优点是结构相对紧凑,能够有效地分配动力。但是……”
姚爱国开始侃侃而谈。
他没有用什么高深的理论,只是用最朴素直白的语言,指出了图纸上那个差速器设计的几个关键缺陷。
比如,某个齿轮的材料选择问题,在高强度工作下容易磨损。
比如,润滑油路的设计不够合理,容易导致局部过热。
再比如,整体的加工精度要求过高,导致生產成本和难度增加。
伊万诺夫教授一开始还只是隨便听听,但越听,脸上的表情就越是凝重。
姚爱国指出的这些问题,切中要害,精准无比。
有些问题,甚至是他自己都忽略了的细节。
这个年轻人,真的只是一个刚入学不久的留学生吗?
“那依你之见,应该如何改进呢?”伊万诺夫教授忍不住追问道,语气中已经带上了一丝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