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人的问题,姚爱国便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工具机的全面改造中。
在他的亲自指导和刘福贵等一批老师傅的全力配合下,车间里的技术革新进行得如火如荼。
一台台老旧工具机,经过他设计的方案改造后,都焕发了新生。
精度、效率、稳定性,都有了质的飞跃。
整个一號车间,產量比以前翻了將近一番,而且废品率大大降低。
工人们的干劲也空前高涨。
以前是磨洋工,盼著早点下班。
现在是主动加班,抢著干活。
因为工具机好用了,活儿干得顺心,產量上去了,他们拿的奖金也多了。
王援朝厂长看著报表上节节攀升的数据,整天乐得合不拢嘴,见人就夸:“我这辈子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就是把姚总工请来了!”
然而,姚爱国却並没有满足。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工具机的性能提上来了,新的瓶颈又出现了。
那就是刀具。
厂里现在用的刀具,都是最普通的硬质合金刀具,性能很一般。
在低速切削的时候,还勉强够用。
但现在工具机的转速和切削力都提上来了,这些老旧刀具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主要问题就是,不耐磨。
往往加工不了几个零件,刀头就磨损了,需要重新研磨,严重影响了生產的连续性。
“必须开发一种新型的刀具材料。”
这天晚上,姚爱国在自己的小屋里,对著一堆金属材料手册,陷入了沉思。
他脑海中,那个神秘的“暗影”模型,又开始缓缓转动。
一些关於金属陶瓷,关於涂层技术,关於超硬材料的碎片化信息,如同星辰一般,在他脑海中闪烁。
这些技术,对於现在的时代来说,实在是太超前了。
別说製造,就连理论都还没建立起来。
“不行,步子不能迈得太大,容易扯著蛋。”姚爱国摇了摇头,否定了那些过於科幻的想法。
他需要找到一种,以现有技术为基础,但性能又能超越时代的解决方案。
他的目光,最终锁定在了一种名为“钨鈷鈦硬质合金”的材料上。
这是目前国內性能比较好的一种合金,代號yg系列。
但它的韧性和高温下的硬度,还是有所欠缺。
“能不能,在现有的yg合金基础上,加入一些新的元素,来改善它的性能呢?”
姚爱国的大脑飞速运转起来。
“暗影”模型中,那些关於材料学的知识碎片,开始被他重新组合、分析。
“鉬,可以细化晶粒,提高合金的常温和高温硬度。”
“钒,可以形成更稳定的碳化物,增加耐磨性。”
“还有……鉭和鈮,这两种元素可以大大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和红硬性,也就是在高温下保持硬度的能力!”
一个大胆的配方,渐渐在他脑海中成型。
以传统的碳化钨、碳化鈦和鈷粉为基础,再加入一定比例的碳化鉭、碳化鈮,以及少量的鉬和钒等稀有金属粉末。
通过特殊的粉末冶金工艺,烧结成一种全新的,他称之为“复合多元硬质合金”的刀具材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