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总工!您这话我可不认同!”王援朝急了,“我们当时加工的速度非常快!效率是以前的六倍!这是全车间的人都看到的!”
刘青山推了推眼镜,淡淡地说道:“王厂长,我们是搞科研的,不相信『看到的』,我们只相信数据和可重复的实验。”
他这话说的,虽然在理,但那股子居高临下的傲气,让王援朝心里堵得慌。
其他几位专家虽然没说话,但脸上的表情也大多是如此。
他们都是国內最顶尖的权威,习惯了用严谨、甚至是苛刻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在没有看到无可辩驳的证据之前,他们不会轻易相信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能搞出什么顛覆性的东西。
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尷尬和紧张。
李秘书站在一旁,没有插话,但他的目光,却落在了始终沉默不语的姚爱国身上。
他想看看,这个年轻人,面对这么多权威的质疑,会是什么反应。
只见姚爱国笑了笑,从始至终,他的脸上都没有一丝一毫的紧张。
他往前走了一步,声音不大,但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各位前辈,各位老师。”
他先是客气地打了声招呼,態度不卑不亢。
“我理解大家的疑虑。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理论和数据,说再多,都不如亲手试一试来得直接。”
他看向刘青山,说道:“刘总工,您是研究装甲的专家,对高硬度材料的切削,肯定最有发言权。”
他又看向钱振宇:“钱老,您研究的航空合金,很多都是又硬又韧,最是难啃的硬骨头。”
“与其在这里看样品,不如,我们现在就去车间,我把刀具装上,你们亲自来操作。”
“用你们最熟悉的材料,用你们认为最极限的参数,来试一试这把刀。”
“它到底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不就全清楚了吗?”
姚爱国这番话,说得是掷地有声,充满了强大的自信。
那意思很明白:別跟我整那些虚的,不服?上来干就完了!
这股子强大的气场,让刚才还带著几分傲气的专家们,都是一愣。
这小子……有点东西啊。
面对他们这群泰山北斗,竟然一点都不怵,还敢主动下战书?
刘青山和钱振宇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兴趣。
“好!”刘青山第一个点头,“小同志很有魄力!我喜欢!”
“那就去车间!我倒要看看,你这刀,到底有多大的能耐!”
钱振宇也点了点头:“正好,我们这次来,也带了几块最新的航空鈦合金试样,是目前我们最头疼的材料,正好拿来试试。”
李秘书看著这一幕,脸上露出了微笑。
他知道,好戏,要开场了。
王援朝心里紧张得要死,手心里全是汗。
这可是现场直播,全国联考啊!
考官,是国家最顶级的专家团!
姚总工,你可一定要顶住啊!
一行人,再次浩浩荡荡地,朝著一號车间走去。
每个人的心里,都怀著不同的期待。
专家们想看看,这个年轻人到底是在吹牛,还是真有经天纬地之才。
而姚爱国,则想让他们看看,什么,才叫做真正的降维打击!
一號车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