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耿涛详细描述了老宅的现状。雷祥风边听边点头,表示理解。
到达跨院后,雷祥风仔细察看每一处,不时提出专业建议。经过一番討论,两人初步確定,这个东跨院建成两个小院。
前院三间正房,两边各两间厢房,西厢房做成客房,东厢房一间做厨房,一间做成卫生间和洗澡间。三间正房,中间是客厅,左侧做主臥,右侧做书房。
后院和前院基本相同,就是把厨房改成杂物间,上下水都要修好,院子里的主要通道用金砖铺设,荷池保持原样,清理修整一下,在前。后院各修一个葡萄架,葡萄架下面石桌、石墩配好。
把通往95號院的月亮门封堵了,在东面南锣鼓巷开一个门。雷祥风点头赞同,表示方案可行,隨即开始测量和记录,估算出所需材料和人工一共需要4500元,工期大概需要五十天。
耿涛听后觉得合理:“雷师傅,你们做这些是內行,就按你说的,最好多上点人,加快一下进度,我先给你2500元定金,尾款等最后完工一起结算。”
雷祥风点头:“明白了,我会加派人手,爭取早日完工。”耿涛隨即从口袋里掏出钱来,递给雷祥风,雷祥风接过定金,认真开具了收据。
两人再次確认了明天一早工人就进场,先在东面院墙开个门以方便材料和人员进出,清理现场和开挖上下水管道,搭建一个临时厨房,主要材料也是明天开始送过来。
耿涛心中一块大石终於落地,带著轻鬆的心情告別雷祥风,又来到鼓楼东大街的一家杂货铺,购买了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付了钱和老板约好明天送货时间。
耿涛又找了辆黄包车来到鼓楼东大街的一家寄卖行,来到寄卖行,看到老板一个人在店里正低头整理货架。
耿涛轻声问道:“老板,有自行车卖吗?”老板抬起头,微笑著点头:“有,您要什么样的?我们这儿有几款,”老板带著耿涛来到专门放自行车的区域。
指著几辆款式不同的自行车:“这款是老式锰钢的,结实耐用;”耿涛仔细看了看,最终选择了那辆老式锰钢自行车,觉得更適合自己日常使用。“老板,这辆车多少钱啊?”
老板微笑道:“这辆老式锰钢自行车,看您是真心喜欢,就给个优惠价,380元吧。”耿涛觉得价格合理,便爽快地付了钱。
老板热情地帮他把自行车推到门外,耿涛骑上新车,感受著车轮的轻快,心情愈发愉悦。很快又来到军管会,办理完相关手续后,耿涛便骑车回客栈。
而此时的四合院却热闹非凡,从耿涛在东跨院离开,阎阜贵也回到家里。杨瑞华问他:“老阎 ,刚才一会跑哪去了。”阎阜贵回答说:“东跨院耿家有人回来了,准备重修东跨院呢,我跟著去东跨院看了看,那院子要修起来,的钱可不少,里面基本上什么都没了。”
“那说明人不差钱,”杨瑞华因为他们来四合院比较晚,对东跨院耿家不熟悉,所以隨口回道,说完就出门往中院走去。
没多久,四合院前、中、后三个院子就都知道了,院子里大部分住户都来得晚,对耿家不了解,所以也就当八卦听一下,没太大反应。
而几个老住户就不一样了,特別上贾张氏,她知道耿家就剩一个人了,现在把东跨院修起来,那得多少间房子啊,贾东旭马上就到结婚年龄了,可家里就一间房,这事等儿子下班回来得让他去找他师傅说说。
不一会,刚从轧钢厂下班的一群人就回到四合院,贾张氏急忙把儿子叫回家;“东旭,你还记得耿家那小子吗?”“记得啊,不是叫耿涛吗,和我同岁的,那时候他家被小鬼子炸了,后面就跑出去了,妈你问这干嘛?”贾东旭回答说。
“东旭,我告诉你,那小子回来了,听阎阜贵说,那小子要重新修建东跨院呢。你想啊,那东跨院修起来得多少间房,你已经到结婚年龄了,马上就要给你找媳妇,咱们家就一间房,总不能你结婚了我还睡在你们一起吧。”贾张氏说。
“妈,那你说怎么办啊?”贾东旭本来就是个没主意的,让他考虑这些確实有点难为他。
“这样,你马上去你师傅那,就跟他说,你年龄也到了,马上就要结婚的,家里现在就一间房,听说东跨院马上要重新修建,让他想办法找耿家那小子要两间房子,如果他有什么顾虑,你就告诉他,你还准备给他养老呢。”贾张氏教著儿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