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负责撬开货箱的暗扣,老王则拉动早已布置好的滑轮。二十个沉重的“炸药箱”顺著涂满机油的滑轨,被瞬间卸下。与此同时,另一辆一模一样的卡车旁,同样数量、同样包装的水泥箱子,被用同样的方式,在两秒钟內推送上了何雨柱的卡车!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第四秒,何雨柱已经重新跳上驾驶室,卡车如同从未停歇过一般,平稳地驶出了拐角,重新出现在主干道上。
铅封,完好无损。车辆,没有任何停留的痕跡。
而那辆装满了真正炸药的卡车,则被老王迅速盖上厚厚的帆布,推入了车间最深处的报废车辆堆里,眨眼间就和一堆废铜烂铁融为一体,再也看不出任何端倪。
黑色的伏尔加紧隨其后驶出拐角,车里的人显然也被刚才的突发状况搞得有些分心。他们举起望远镜,死死地盯著卡车的车厢,帆布平整,铅封在昏暗的光线下反射著微弱的光。一切正常。
何雨柱一路“畅通无阻”地將这车真正的特种水泥,运到了京郊“长缨”研究所的指定建材仓库。
交接的是两个同样气质冷硬的k2外围人员。他们拿著清单,一个一个地仔细核对了铅封的编號,又用专门的卡尺测量了封口的间隙,確认没有被动过的痕 fp跡后,才在交接单上签了字。
“你可以走了。”其中一人冷冷地说道。
何雨柱点头哈腰地接过回执单,开著空车返回轧钢厂。
此时的厂里,依旧是一片混乱。电力还没有完全恢復,操场上一片狼藉,许大茂瘫坐在地上,失魂落魄。
何雨柱把车停好,也装模作样地跑去看热闹,脸上掛著恰到好处的“幸灾乐祸”。他走到许大茂身边,对著地上那堆还在冒著黑烟的机器残骸,狠狠地啐了一口唾沫。
“活该!让你小子天天盼著出风头!这下好了,风头出到姥姥家去了吧!”
他的话引来周围人一阵鬨笑,没人注意到他眼底一闪而过的笑意。
……
厂长办公室里,李卫国刚刚放下了电话。
电话是研究所內线打来的,向他確认,“货物”已经安全入库,偽装成技术员的k2爆破专家已经將引爆器安装完毕,与“水泥”中的雷管完成了连结,只等下午三点,研究所进行设备联动总测试,所有领导和专家齐聚一堂时,引爆那惊天动地的一声“惊雷”。
“东风”,完美地完成了任务。虽然过程有些波折,但结果是好的。
李卫国的嘴角,泛起冰冷而残忍的微笑。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漂浮的茶叶,等待著那个能震动整个东方,让“钟摆”的牺牲变得有价值的时刻。
下午两点五十九分。
京郊,“长缨”研究所。所有参与项目的领导、苏联专家、以及国內顶尖的科学家们,齐聚在崭新的主测试大厅里,等待著见证那歷史性的时刻。气氛庄重而热烈。
而在几公里外的一处山坡上,李卫国和k2的观察员,手里握著一台精密的、黑色的遥控引爆器。观察员已经通过望远镜,確认了目標建筑內人员全部就位。
“厂长,时间到了。”
李卫国点了点头,从观察员手里接过引爆器。他的目光穿过山峦,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座研究所,在冲天火光中化为废墟的壮丽景象。
他伸出拇指,按向了那个鲜红色的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