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位戴著黑框眼镜,穿著深蓝色工作服的技术骨干率先发言:“许副部长,我负责的是新型材料研发项目。在材料合成过程中,我们发现按照现有的工艺,材料的纯度总是达不到预期標准,而且批次之间的稳定性也较差。尝试调整了一些参数,但效果不明显,您看这该怎么办呢?”
许大茂微微皱眉,思考片刻后说道:“咱们先从源头梳理一下,材料合成的原料在质量把控上有没有严格的標准?有时候原料的细微差异,会对最终產品的纯度和稳定性產生重大影响。”
那位技术骨干扶了扶眼镜,回答道:“原料一直遵循部里的標准,不过,最近几批原料確实在某些微量元素的含量上有一些波动,但都在允许范围內。”
许大茂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那我们再看看工艺设备。合成过程中使用的反应釜、提纯装置等,有没有定期进行全面的维护和校准?设备的性能稳定性也至关重要。如果设备存在一些不易察觉的磨损或者精度偏差,可能会导致工艺参数虽然调整了,但实际反应效果却达不到预期。”
另一位穿著白大褂的技术人员补充道:“设备方面,我们一直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维护保养,定期校准。不过,上次校准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会不会是在这段时间里设备出现了一些问题?”
许大茂看向他,说道:“有这种可能,我建议安排一次全面的设备检查和深度校准,確保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標都处於最佳状態。”
说完,许大茂又转头问最初发言的技术骨干:“你们尝试调整参数的时候,有没有记录详细的实验数据,包括调整的具体数值、实验环境的各项指標,以及最终得到的材料性能结果?”
技术骨干连忙点头:“有详细记录,我们每次实验都记录得很全面。”
许大茂露出讚许的目光:“这很好。会后把这些数据整理一份给我,我仔细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从数据中发现一些规律或者潜在的问题。另外,咱们也可以尝试从理论层面重新审视这个工艺。有没有考虑过参考一些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或者借鑑其他类似材料合成工艺的成功经验?也许能从中获得新的思路。”
会议室里討论热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断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
经过一番深入討论,许大茂总结道:“今天大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想法,接下来,我们要把这些想法细化,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负责不同方向的同事,儘快拿出详细的计划和时间表,我们定期开会討论进展情况。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解决新型材料研发项目的难题。”
眾人纷纷点头,对解决项目难题充满了信心。隨后,其他项目的技术骨干也陆续提出了各自项目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许大茂和大家一起,针对每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討论,为各个项目的推进找到了新的方向。
座谈会结束后,许大茂回到办公室,再次梳理了一遍座谈会上记录的要点,思考著如何更好地推动各项计划的实施。
正思考间,电话铃声突然响起。许大茂拿起听筒,电话那头传来李怀德的声音:“许老弟,今晚有时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