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之后。
“特殊古代歷史研究所”正式掛牌成立。
李建业出任所长一职,周国伟与赵前担任副所长。
这两人一人由上级委派,主要负责协助行政工作,確保研究所各项事务运转有序,另一人则负责技术相关事务。
往下又主要分为了对內,对外两个核心小组。
分別由各自的组长负责管理,专门处理国內外的特殊歷史事件。
同时还擬订了在面对不同歷史事件时,小组之间的人员变动和具体活动安排。
不过鑑於目前仅有牛顿相关的这一特殊歷史事件,整个研究所的工作也就没有进行细分。
除此之外,就是和技术组的对接,这事主要由李建业一个人处理。
儘管研究所的成立並未进行大规模的宣传,但还是引起了一阵討论。
“嘶,难道真的存在消失的歷史?”
“我就想问问,最近的考公能考这个研究所吗?”
“估计够呛,这种新成立的机构,前期都是从其他部门调配人手,等后续需要扩充规模了,才会对外公开招聘。”
“这研究工作到底咋开展啊?感觉和传统考古没啥关联,我们学校考古系的教授都没掺和过这事儿。”
“確实,到现在都没说明白,这些特殊歷史线索究竟是怎么被发现的,以前为啥一直没被察觉。”
“哎,我就知道是这样,只会把无关紧要的事让你知道,知足吧。”
“这种事只能说懂的都懂,不懂的说了也不懂。”
“谜语人滚出哥谭!”
“外网都在传,是光明会刻意隱藏了牛顿的信息,不光牛顿,爱因斯坦,特斯拉这些人也被他们藏了一手。”
“我还说是我做的呢,吹了这么久的光明会,牛顿文物都要被挖光了,也没见有什么反应。”
面对种种猜测与议论,特殊古代歷史研究所除了及时发布新的文物发现成果外,並未对这些说法过多解释。
人们对此脑洞大开,各种猜测层出不穷。
就是各种阴谋论乱飞,一些乱七八糟的组织也被无端编造出来。
至於那些疑问,也就埋在了网际网路的討论之中,时不时有人提及,但始终没有一个確切定论。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特古所变得非常忙碌。
首先是人员安排,安置海內外分组的工作人员,以及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工作交接。
再之后,就是新文物的发现。
自从牛顿dna鑑定结果確定以来,不断有文物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
短短几天,就超过了之前的所有发现。
相关研究工作也逐步走上正轨,朝著更为专业,深入的方向推进。
就在这期间。
一则並未引起太多人关注的小新闻悄然出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