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201.家人惊喜.美好憧憬.新儿媳上门.真心话
兄弟二人骑着自行车,穿行在午后温暖的阳光里,拐进熟悉的弄堂。
周日午后,弄堂里比平日更显悠闲。
几个老人坐在自家门口的小凳上晒太阳、打瞌睡,脑袋一点一点的,手里的蒲扇偶尔懒洋洋地晃动两下。
几个半大孩子在不大的空地上滚铁环、抽陀螺,叫喊声、嬉笑声此起彼伏,为这宁静的午后增添了几分活泼生气。
看到阳光明兄弟俩骑车进来,尤其是看到后座上的阳光耀手里提着两个看起来分量不轻的网兜,手腕上还明晃晃地多了一块新手表,脸上那喜气洋洋的模样藏都藏不住,邻居们投来的目光里,不禁带上了几分好奇和探究。
“光明,耀耀,出去回来了?”冯师母正端着个搪瓷盆出来倒水,笑着打招呼,目光在阳光耀的手腕和网兜上打了个转,那眼神里带着热络与探询。
“哎,冯师母,您忙着呢。”阳光明停下车,单脚支地。
阳光耀也顺势跳下后座,兄弟俩都笑着回应。
“一天到晚的瞎忙。”
冯师母回应着,目光却像是黏在了那些礼物和手表上,终究没忍住好奇心,笑着问询:
“耀耀这是……遇到什么喜事了?看着精神头十足啊!还买了新表?这可是大件啊!”
冯师母只看兄弟二人脸上的笑容,就知道肯定有喜事,心里好奇,也就顺嘴问了出来。
她的声音不高不低,却足以让附近几家支着耳朵听动静的邻居,听得清清楚楚。
阳光耀下意识地把手腕往身后缩了缩,脸上有点发热,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
阳光明接过话头,脸上带着笑容,很自然的说道:
“是啊,冯师母,是有点喜事。二哥处对象了,今天刚去女方家里见了长辈,人家挺满意,这不,还给了几样回礼。”
他这话说得半真半假,略去了手表的真正来历,只强调了对象和回礼,既满足了邻居的好奇心,又不会透露太多细节,更避免了“女婿上门收重礼”可能带来的闲话。
他太清楚弄堂里的人情世故了,不会给人嚼舌根的机会。
“哎哟!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冯师母果然眼前一亮,声音都提高了不少,脸上露出真诚又带点夸张的笑容,“恭喜恭喜啊!耀耀一表人才,早就该处对象了!是哪家的姑娘啊?我们认识吗?”
她的问题一个接一个,话里是真诚的祝福,同时,眼神里闪烁着对第一手消息的渴望。
弄堂里就是这样,一家有点什么事,很快就能传开。尤其是婚嫁这种大事,更是关注的焦点。
一般来说,这是大喜事,没什么好隐瞒的,就算没人问,要是对象的条件拿得出手,也会主动宣扬宣扬。
阳光耀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含糊道:“是我们厂的同事,您可能不认识。”他不想过多透露岳心蕾的身份,至少现在不想。
阳光明也笑道,语气轻松,却带着不容再打探的意味:“刚处上不久,等关系再稳定些,带回来给冯师母您瞧瞧。我们先回家了,爸妈还等着呢。”他巧妙地打断了可能的追问。
“好好好,快回去吧,快回去吧!这样的好消息,你爸妈还不知道要高兴成什么样呢!”
冯师母连声说着,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怎么跟其他邻居分享这桩新鲜出炉的大喜事。
兄弟俩在邻居们善意的探究目光中,走到自家门口。这短短的一段路,阳光耀感觉像是走了很久,脸上火辣辣的,但心里却是滚烫的。
尽管阳光耀自认为脸皮已经很厚,但涉及到自身的感情问题,被这么多邻居关注,还是难免有些不好意思。
还没进门,就听到屋里面传来小侄子壮壮咯咯的笑声和大嫂李桂温柔的说话声,似乎在教孩子认东西,寻常的家常声响,此刻听来格外令人安心。
阳光明推开虚掩的房门,老旧的木门发出“吱呀”一声轻响。
父亲阳永康正坐在靠窗的椅子上,那里光线最好。他手里拿着一份报纸,似乎在看,又似乎只是在打发时间,目光并未聚焦在字句上。
母亲张秀英坐在一旁的小凳上,手里拿着件阳光辉的旧衣服在缝补,但显然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
听到开门声,全家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了过来。
当看到阳光耀手里提着的明显是礼品的网兜,尤其是看到他脸上那几乎要放出光来的兴奋和喜悦,以及……手腕上那块崭新的手表时,所有人都愣住了,动作都停了下来。
张秀英手里的针线活停住了,针尖还抵在布料上,眼睛微微睁大,眼神里有期盼,有惊喜,但更多的还是犹疑。
阳永康抬起眼,目光落在二儿子手腕上那抹亮色上,报纸稍稍放低了些。
阳光辉和李桂的目光,在阳光耀的手表和网兜之间来回逡巡,脸上写满了惊讶和浓浓的好奇。
“阿爸,姆妈,大哥,大嫂,我们回来了。”阳光明率先开口,声音里带着笑意,打破了这瞬间的寂静。
“刚才听你们在外面说话,没怎么听清了,我怎么好像听着是说老二有对象了?”
张秀英放下手里的活计,站起身,目光却始终没离开二儿子,从他泛红的脸颊看到他亮得惊人的眼睛,再落到那沉甸甸的网兜和耀眼的手表上,每一处细节都不肯放过。
她急迫地说道:“最近这段时间,你们两个神神秘秘的,我一直都觉得不对劲。
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老二整天神思不属的,不会是真有对象了吧?
光耀今天从早上出去,直到现在才回来,难道真的是去了对象家?这是好事啊,为啥还要瞒着我们?”
她一连串的问题抛出来,带着母亲的急切和担忧。
阳光耀把手里沉甸甸的网兜,小心地放在那张旧木桌上。
他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看向家人,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灿烂无比的笑容,声音因为激动而比平时高了些许,带着明显的颤音:
“阿爸,姆妈,大哥,大嫂!我……我处对象了!是厂里的同事,叫岳心蕾,她是我们厂岳兴国副书记的独生女儿。
今天就是去她家见了她父母……特别顺利!
岳书记和高阿姨……他们人特别好,特别和气!
不但留我吃了午饭,还……还硬塞给我这么重的回礼!还有……”
他抬起左手,把手表展示给家人看,脸上洋溢着幸福,“还有这块手表!是高阿姨……就是心蕾她妈妈,硬要送给我的见面礼!
我说不要,太贵重了,不合规矩,死活推不掉……心蕾和她爸爸也劝我收下……”
他的话速很快,仿佛不一口气说完,就无法表达内心的澎湃和激动,脸颊也因为兴奋而更加红润。
一家人听得目瞪口呆,目光全都聚焦在那块崭新的手表上。
在这个年代,手表可是名副其实的“大三件”之一,是极其贵重的物品,是身份和实力的象征,多少人家攒几年钱也未必买得起一块,还得搭上难得的工业券。
第一次上门,门第明显高出很多的女方家长,不但没有挑剔为难,反而还送出如此贵重的见面礼,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这简直是……天大的面子!
这个惊喜太大,又来的太突然,张秀英猛地吸了一口气,用手捂住了嘴,眼睛瞬间就湿了,声音哽咽:
“真的?光耀你处对象了?还是咱们厂岳副书记的女儿!
岳心蕾这个姑娘,我还真有些印象,确实是一个漂亮又文静的好孩子。
你今天这是正式登门了?没有被嫌弃!
岳书记他爱人……还送你手表?我怎么感觉跟做梦一样呢?”
她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托起儿子的手腕,仔细端详着那块表。
“魔都牌……这可是好表啊!得一百多块钱吧?还要工业券……”
她喃喃自语,抬头看向二儿子,眼里充满了惊喜和难以置信,还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欣慰,“耀耀,他们……他们这是真心认可你,喜欢你啊!真没想到我家老二还有这个能耐,真是太让我感到意外了!”
阳永康也放下了报纸,站起身,走过来。他表情严肃,仔细看了看那块手表,表盘上的“魔都”二字清晰端正,又看向二儿子脸上那真切无比的激动和喜悦,刻满风霜的脸上缓缓舒展开来。
他露出了一个极其欣慰的难得的笑容,连连点头,声音沉稳:“好!好!好啊!处上对象是好事,去了人家家里,人家还这么看重!长者赐,不可辞。
收下是对的。这是人家的一片心意,更是对你的认可。好!真好!”
他重重地拍了几下二儿子的肩膀,那力道里满是父亲的宽慰、喜悦和一种不言自明的赞许。
阳光辉也凑了过来,脸上带着羡慕和由衷的高兴,啧啧称奇:
“好家伙!魔都牌手表!二弟,你这可是闷声干大事啊!不声不响处了对象,还是厂领导家的千金?人家还这么看重!就连手表都送了,这下可真是板上钉钉了!恭喜你啊光耀!”
他用力捶了一下阳光耀的胳膊,兄弟间的亲昵和替对方高兴的情绪,表露无遗。
李桂抱着壮壮,站在稍后一点的地方,脸上的表情复杂极了。
惊讶、羡慕、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意,但更多的,还是为小叔子感到高兴。同时,她的心里还有一种对于“好处”的隐隐期待。
她笑着开口,语气比平时更加热络:“真是没想到!耀耀这对象处的,真是天大的好事!
岳书记家这么看重你!以后可得好好对人家心蕾同志!”
这话说得真心实意,岳家这样的态度,意味着这段关系稳了,以后说不定还能帮衬到自家。
“我知道,我知道的,大嫂。”阳光耀用力点头,脸上的笑容根本收不住,只觉得心里被塞得满满的,涨涨的,都是快乐。
他指着桌上的网兜,仿佛献宝一般:“还有这些,都是高阿姨硬塞给我的回礼,我说不要,她差点跟我急眼。”那语气里带着点受宠若惊的炫耀。
大家的注意力这才转移到网兜上。
阳光明帮着把里面的东西一样一样拿出来,摆在桌上。
印着“沪上名点”字样的高档点心两包;眼下颇为紧俏的大白兔奶两包;两条大前门香烟;还有两瓶名气不小、档次不低的西凤酒。
每一样都价格不菲,每一样都透着女方家的诚意和重视,绝不是随便敷衍的回礼。
看着这满满一桌子的回礼,尤其是那两瓶西凤酒和两条大前门香烟,阳永康的眼睛又亮了几分,脸上的笑容更深了。
他是老派人,知道这样的烟酒回礼,是极高的礼遇,是对方极度满意的表现。
张秀英更是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看看手表,又看看满桌的回礼,眼泪又开始在眼眶里打转,这次完全是喜悦的泪水,她用手背擦了擦眼角:“回礼都这么重……这么讲究……”
她喃喃道,心里最后的那一点未来儿媳妇出自高门的压力和担忧,彻底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巨大的喜悦和安心。儿子这是真的找到了一个好姑娘,一个好人家!
“快,耀耀,你再仔细说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什么时候处的对象?岳书记他们都问什么了?说什么了?午饭吃的什么?”
张秀英拉着二儿子在桌边坐下,迫不及待地想听细节,仿佛要从每一个字眼里咂摸出亲家一家的态度和性情。
阳光辉和李桂也立刻围拢过来,连阳永康都重新坐回椅子上,身体微微前倾,一副认真聆听的姿态。
阳光耀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一下过于激动的心情,先从自己和岳心蕾如何相识、相处,开始简单说了几句。
然后重点讲述今天去岳心蕾家的经历,他详细地复述着当时的对话和自己的感受,语气兴奋,脸上泛着光。
当听到岳书记对阳光耀插队经历表示赞赏,说那是笔财富,锻炼了人的意志和体魄时,阳永康赞同地点点头,深以为然。
当听到高阿姨不停夹菜,心疼他插队吃了苦,皮肤都晒黑了,要给他补营养时,张秀英心有同感,连连说“是个心善的人家,懂得疼人”。
当听到最后高阿姨不由分说地拿出手表硬塞给他,岳书记也笑着引用“长者赐不可辞”时,全家人都发出了惊叹和感慨的声音,互相交换着眼神,难以置信又与有荣焉。
阳光耀讲得绘声绘色,一家人听得聚精会神,心情也跟着他的讲述起伏不定,时而微笑,时而惊叹。
小小的房间里,充满了喜悦、激动和一种扬眉吐气的振奋感。
谁能想到,家里这个之前还让人发愁的临时工二小子,竟然不声不响地找到了这么好的对象,而且还是厂领导的千金,对方家庭还如此看重和满意!
这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美事!仿佛家里的一块璞玉,终于被人发现了价值。
听完整个经过,张秀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是彻底放心的笑容,她拉着阳光耀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
“耀耀,你这次真是缘分到了,遇到贵人了!
岳书记一家都是通情达理的好人,心蕾也是个难得的好姑娘,你可得好好珍惜,千万不能辜负了人家,以后要加倍对心蕾好,知道吗?”
“姆妈,你放心,我知道的。我肯定对心蕾好,一百个好!当然了,无论对她有多好,也得排在姆妈你的后面!”阳光耀郑重地保证,眼神坚定而明亮,说话时还带着惯常的俏皮。
这份幸运来之不易,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也更懂得珍惜。
张秀英伸手在阳光耀的脑门上敲了一记,笑骂道:“臭小子,就知道哄你妈开心,也就是这张嘴甜。”
阳永康抽了口烟,缓缓吐出烟雾,沉稳地开口:
“既然人家家里这么看重,咱们也不能失了礼数。
耀耀,你看什么时候方便,跟心蕾商量一下,请她来家里吃顿便饭,认认门。
这是规矩,也是咱们家的心意。”
“对对对!这是正理!”
张秀英立刻附和,脸上放光,已经开始在心里盘算起来,“得好好准备一下!虽然咱们家条件一般,但也得拿出最大的诚意来,不能让人家姑娘觉得咱们怠慢了。”
她脑子里已经开始飞快地掠过菜单,计算着要买什么菜,动用哪些票证,要把家里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招待。
阳光耀连忙点头:“哎,我回头就跟心蕾说。她肯定愿意来。”他心里甜丝丝的,已经开始期待岳心蕾来到家中的场景。
李桂也笑着插话,态度十分积极:“这可是大喜事!到时候我也早点下班回来帮姆妈准备。心蕾同志是干部家庭出身,咱们虽然不比人家,但屋里屋外也得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显得尊重。”
她的算盘也打得响,岳心蕾这样的家庭背景,对于阳家来说,绝对是高攀了。
以后成了亲戚,说不定自家丈夫和小家庭也能跟着沾点光,她自然是乐见其成,并且愿意出力和这个未来的妯娌搞好关系。
小姑娘脸皮薄,只要她主动一点,两人的关系不难处的亲亲密密。等以后有了什么事儿,她李桂张回口,难道岳心蕾还好意思拒绝不成?
“谢谢大嫂。”阳光耀感激地笑了笑,家里人的支持,让他心里更踏实了。
家里的气氛热烈而融洽,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阳光明看着这一幕,心里也暖暖的,为二哥感到高兴。
他开口道:“二哥的事情总算定下来了,这是咱们家最近最大的喜事。我看,不如今天晚上加个菜,小小庆祝一下?”
“加!必须加!”张秀英立刻响应,脸上笑开了,“我这就去菜场看看,还有没有好的五肉,再买条鱼回来!好好庆祝庆祝!”说着就要解围裙,雷厉风行。
晚饭果然格外丰盛。虽然张秀英没有买到五肉,也没有买到鱼,但阳光明从筒子楼那边拿来了一只醉鸡和一块酱牛肉,两个硬菜就有了。
张秀英又炒了一盘翠绿的青菜,煎了几个金黄的荷包蛋,还特意从吊在窗外的竹篮里取下一块珍藏的腊肉,蒸熟了切片,喷香扑鼻。
阳永康高兴,舍不得动用家里珍藏的好酒,又让阳光辉去弄堂口的小店打了一斤散装的白酒回来,滋味同样很不错。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以茶代酒也好,以酒助兴也罢,纷纷向阳光耀表示祝贺。
杯盏交错间,欢声笑语不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