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1章 记者採访  四合院:穿越火热年代的开挂人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不要说了,是时候让我好好休息休息了,家里的事你以后要多操心。”张建华直接打断他的话道。

“嗯。”张琦见父亲心意已定心,当下只能点头答应下来。

……

次日,张建华接到宣传部门的通知,央视要到家里来採访自己,给自己出一期专栏节目。

“张老,您的事跡是时候让人民群眾知道了,之前出於保密不能报导,如今咱们强大了,已经无需顾忌了。”宣传部李部长认真的说道。

张建华疑惑迟疑片刻道:“好吧。”

“张老,眼下唯有南天门计划尚需保密,其他的您都可以讲,记者那边也有提问的范围,您不用担心。”李部长宽慰他道。

三天后,记者正式上门对张建华进行採访。

“张老,您看上去还很年轻?”记者很诧异张建华的状態,看上去也就是五十多岁。

“是啊,我看上去比我儿子还年轻。”张建华笑著说道。

接著进入正题。

“张老,您能简要给全国人民说一下您的履歷吗?”记者恭敬的询问道。

张建华点了点头,开口道:“我是1942年生人,16岁的时候考入了中专,入学后三个月就学完了中专三年的知识。

当时我的机械学老师常鸿涛和校长竇步云非常欣赏我,將我推荐到了京汽实习。

在京汽实习了半年多的时间,当时我想去上大学,就向主任提出申请,不想主任认为我上大学是在浪费时间,將我介绍给了刘永谦教授。

刘教授对我进行了考核,认为我的水平已经达到了研究生的水平,直接收我当了研究生。”

“您说,您用了半年时间就达到了研究生水平?”记者诧异的问道。

“是啊,很难吗?”张建华凡尔赛道。

记者尷尬的笑了笑,然后道:“这也许就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別,您接著说?”

“后来就是苏熊专家撤离,我於当年冬天发明了摩托车,就是如今的长城摩托。

接著因为国內的工业基础落后,我就转去学习机械製造,去了红星轧钢厂。”想到红星轧钢厂,张建华一时有些恍惚。

记者並没有发觉这一点,还在认真记录著张建华的讲述。

“在红星轧钢厂期间,我研发出了最早的工业母机,提高了咱们夏国的工业基础能力。

后来1962年,阿三入侵我国,我不忿之下去了武器研发部门,研发出了火箭、榴弹炮等先进武器。”

“这事我知道,后来咱们把阿三打的屁滚尿流,您还参与了谈判。”记者放出了当年的照片以及武器图片。

“是啊,阿三这个国家討厌的很,明明很弱却想著挑战咱们。”张建华开口道。

接著他继续讲述自己的履歷。

“1962年之后,我发现咱们在基础材料上很薄弱就去了京大教书,一边学习材料学一边教书。

不到一年后,我加入了金属研究所。

因为经费紧张的缘故,我在这期间又研发了全自动洗衣机,然后开启了材料的研发。

几年间陆续研发出了很多高性能材料,包括碳纤维t1100。

材料追上人家之后,我又开始研发其他项目。”

顿了顿,张建华继续道:“后来又加入了航空研究院,研发战斗机,后来还当了京海市的第一任市长,试验改革开放。

试验成功后我辞了市长一职,重新回到了研究院,负责研究太空中的一些东西。”

因为保密的原因,这个他並没有说。

记者听著张建华的讲述,虽然看过资料,还是觉得眼前这位老帅哥是真的牛,可谓是天才之中的天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