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户部散衙  以贪治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六地茶马司的帐,有相同,也有不同。

相同的是,都有问题!

不同的是,作假手法不同...

如西寧茶马司的虚报名目,却无相应佐证;或將虚开茶引编號,藏於密密麻麻的发放记录中,去利用户部行政时,“注重头尾”的惯性,去赌户部稽核人员不细查中间名目这种作假手法,只能算低级。

更高级些的手法,还有如雅州茶马司那样,在四柱清帐册上,所有数目都合理,都能对上。

但如果拋开帐册条目,仔细计算,就能发现,其引目发放量,大於可销售量的问题。

具体来说就是,在嘉靖元年的四川雅州(今雅安)茶马司帐册上,显示旧管抽分茶12000斤;新收抽分茶56000斤,购马开除59000斤,实在(结余)抽分茶2200斤。算上10%的,朝廷允许的损耗率,这一数值前后对应,符合规范。

与此同时,茶引类目上,旧管茶引220道,新发茶引1200道,核销1120道,实在300道。前后数值也能对应,且这1200道新茶引,以及220道旧茶引换新补发的发放记录上,並无重號、跳號或无茶商领取签名等常见的虚增茶引情况。

但若是將这茶引页的数据,拿出来,与茶叶收支情况对比,就能明显发现,两者数据根本对不上。

旧管部分,暂且不论,毕竟这抽分茶结余,乃嘉靖元年时,茶商缴纳的茶税后,官府茶马司没有卖出剩下的部分。体现不出,茶商可售茶叶份额中的剩余情况。

可即便只看新发茶引,1200道新发茶引,对应的茶商解运量应该为二十万斤。按照“官四商六”,也就是40%的实物茶叶税来计算,雅州茶马司的新收抽分茶总量应该为八万斤。

帐册上,雅州茶马司却只记入了新收五万六千斤...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啊!”

等查完六地茶马司的帐后,天色也变得昏沉了起来。在起身,伸上一个懒腰,並准备將结果匯总到郑郎中那里前,李斌忍不住感慨地嘆了一声。

都说无官不贪,这大明朝的贪腐成风,更是前世所有人公认的常態。

但李斌还是没能想到,这种,贪,居然特么的能贪到这种地步...

都不用说这些动輒上万斤的茶叶到底怎么回事了,就西寧茶马司那所谓调去了甘州卫的一百匹战马。哪怕按官方茶马互市的“超低成本价”算,一匹马最少也价值48两白银。

仅这一项,便是4800两白银不知进了谁人的腰包。

这特么要搁洪武朝那会,足够八八哥做八十个人皮稻草人了!

要知道,整个京师户部衙门,正儿八经入流的官儿,都特么没有八十个呢!

此时已经申时过半,即便是忙碌的户部,此刻也进入了即將下班的节奏当中。经验丰富的老书吏们,忙著將文档收尾,笔墨归位,倒是没功夫搭李斌的话茬。

好在,李斌的自感自嘆,也並不需要什么回应。

带上审查结果,李斌向外走去。

在陕西清吏司的班房外间,张、王两位主事不知所踪。去到隔壁,准备找郑郎中匯报稽查结果,结果敲门,也並无人应。

“李大人,您该去退思堂了。左堂大人,还有其余大人们都在那边呢,之前郑大人特意关照过,说您这边在忙,先不打扰您。”

一名路过的书吏,仿佛看出了李斌的迷茫,开口提醒道。

“多谢多谢!”

微微拱手致谢后,李斌沿著早间走过的路,去到三进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