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四月初一的发俸日过去后,李斌很是过了几天好日子。
漕粮送不上来,户部少了些点验仓储的活;四月份又没有如两广、四川等边地的岁册到京,亦不需要做什么审计。加上这段时间,正处於嘉靖初年的“大礼议”阶段。
深宫中的小皇帝,除了想各种办法折腾给他老子上尊位外,也不会整什么出人意料的么蛾子。
每天在户部做些基础工作后,李斌最常听见的抱怨便是:夭寿啦!皇帝又要给宗亲加俸了!不好啦,皇帝又要给致仕官员加俸了!
从巡抚都御史方良用,到前寧王妃及其子嗣,后面又冒出来个什么镇国將军。这边每个月加三石米,那边每年给粮一百石...
看那样子,嘉靖小皇帝似乎是想通过“金钱攻势”,笼络人心。好让宗人府和文官们,同意让他老子享受完整的皇帝待遇。可这狗日的皇帝上嘴皮子碰下嘴唇,那粮食就跟特么说有就有一样。
直接气的秦老侍郎,上疏硬刚,直言那镇国將军朱成的子嗣,乃是乐妇所生。按规矩,乐户是贱籍,贱籍可没法做皇亲的正妻。自然,其子女也没有受封的权力,结果他倒好,按照民籍女子所出的標准,申请让朝廷给他的儿女们都发上一份俸禄,简直是岂有此理?
《明皇祖训》不管了?脸特么都不要了?!
对秦老侍郎这一做法,李斌那是恨不得举起双手双脚的支持。
在户部这十几天的时间里,李斌也轮岗了多个清吏司,对大明各地的財政状况,算是有了一个粗浅的认知。结合在完成本职工作后,对近些年各省布政司上呈岁册的翻阅。
对大明財政,李斌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入不敷出。
当一个国家的財政,连军队士兵的工资都无法保证的时候,还特么想著去给自家亲戚发福利?就为了让他们在“宗族会议”上支持自己,给老爹一个大房的名分?
李斌才不想去管什么政治意义不政治意义的,在信奉经济利益大於一切的金融人士眼里,嘉靖皇帝这番做法简直与傻屌无异。
兜里都快没钱了,不先想著怎么捞钱,反而整那些虚头巴脑的,这不是傻吗?
等你有钱了,什么梦想实现不了?
別说请献帝入太庙,要是您老人家有钱给大明子民,每人发一百文。你特么就是给献帝封神位,人们都乐意给他老人家磕上三个响头!
当然,以上这些想法,李斌自然是只敢在心里蛐蛐的。
作为一个没资格上朝,甚至都没资格上奏的“假装官员”。李斌倒也因祸得福,不用因户部拿不出来这些钱粮,而直面皇帝的压力。
每日按时点卯、销卯,完了开开自己的小食摊,爭取早日把脏钱洗白。
李斌的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然而,事实证明,有些该来的麻烦,迟早是会来的。
那是四月初五的早上,李斌照常在户部衙门点完卯后,一路溜达著走向退思堂。准备先去秦侍郎处庭参,同时领受今日的观政任务。
一路上,李斌和户部同僚们熟络地打著招呼,各户部官员们,也都热情地回应著他。
自初一发俸日,李斌那一声当机立断地大喝,成功平息了骚乱后,他也算是得到了户部眾人的认可。其中,尤其以湖广司和山东司为最。
湖广司就不用说了,李斌及时调动西仓內的诸卫平息动乱,堪比救了湖广司罗主事一命。而这山东司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