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章 外城百姓入內城的可行性  以贪治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晚生就知瞒不过左堂,晚生的確是琢磨著將这些宅邸卖於那些商贾做群租房。”

“晚生简单核算过其成本与预期收入:以江彬宅为例,其有房舍四百一十八间,如市价一万,则每房年租金需2400文上下。参考其所在的东安门左近租赁房市价,此租金並不算高。”

“此外,江彬宅內,面积更大的正房有六十余间,每间可加隔断,分出东西厢房。这样,每房均价还能下探至2100文左右,这个租金便很有吸引力了。”

“如还需进一步压低租金,好让那商贾们的购房钱钞儘快回笼。这三宅內的各院堂屋,亦可增添隔断,使其一屋变四屋,这样,每房年租金將不会超过2000文。”

轻轻拍了一句秦侍郎的马屁后,李斌开始解释起其中的操作逻辑。

首先是市场因素,也就是价格因素。

单纯从价格上看,这三宅若是改成群租廉租房,就已然有了极高的可行性。而李斌的分析,还远远没有结束。

“除此以外,对那外城百姓而言,若是租了这屋舍,搬进城內,其生活、劳作上的边际开支亦会减少。”

“如路引和门丁杂费,而今外城百姓想进內城务工,过城门便是一道难题。若与衙门役吏相熟,上一笔打点,批得一份路引,便可早进晚出,於內城劳作;若无衙门熟人,想过城门,少不得被那各门守卒盘剥。”

“若是住进內城,这方面的开支,就能被百姓省下,留作他用。无论是多买些柴火、米麵备用,还是逢年过节多割上那么几两荤腥,让家人都能沾沾油水,都是一桩美事。”

“汉阳所言,倒是有理有据。然,老夫有个疑惑,既然將这刘、江、钱三宅,改为群租房的生意,如此利民利商,那为何这事,不由我户部来做?”

在听完李斌的描述后,秦侍郎也看出了这方案中的可行性。

排除李斌所说的那几点,內城群租房对外城百姓的吸引外,秦金还想到了一点,这一点很重要:安全!

成祖朱棣定都北平,被后人传说为“天子守国门”。若以后世版图来看,常人只会觉得,北平在北方,距离边境线近,所以叫天子守国门。但却很少有人清晰地知道,此时的大明京师,距离边境到底有多近。

以蓟州防线上的居庸关为例,其距离京师仅有100里,便是实际路程可能会有些绕行,最多也不过120里。而这一位置,在后世只是北京昌平区下辖的一个镇。

除了居庸关外,如古北口,这个关口位於密云,这在后世同样是北京附近的一个郊县。一旦这些关口破关,快马疾驰下,至多一两日的功夫,贼兵便可兵临城下。

內城的百姓,有高墙庇护,尚且还算安全。可外城的百姓呢?

几乎每次关口被破,这京师外城的百姓就免不了遭遇一次家破人亡的劫掠。

这贼兵破关的事,虽不是月月都有的常事,但其出现的次数,在嘉靖二年以前的大明歷史上可著实算不得稀少。

所以,这股对自身、家人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的担忧,也会让外城的百姓,但凡有一丝搬进內城的可能,都会抢破了脑袋般地往內城钻。

將自己的思路,与李斌所述一结合,秦金已经在心里认可了李斌的想法。反而,可能因为可行性过高,秦金这管帐侍郎,又难免犯了所有管著钱財的官儿,都容易犯的毛病:既然方案可行、利润可观,那为什么不留著自己做?把钱留著自己赚?

“晚生考虑过这一点,但有几个难关不好迈过。其一,我湖广司眼下缺现银,其收益即便可观,短期內也无法凑够足量的现银髮往南京。同时,为了理顺这租赁一事,短时间內非但没有现银入库,反而我湖广司还得筹备银两,去僱佣那管事、帮閒之人。”

“若只是如此,本堂可设法与你司协调。若真无法成行,本堂还可请拨帑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