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7章 诗经里的世界  入侵神话:从教书先生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417章 诗经里的世界

我真傻,应该牵住她的手的。

许宣说这话不是为了占便宜,而是这个秘境吧.有点不懂事了。

出入门户之后熟悉的空间牵引,孤身来到了未知的地方。

不,不是未知的地方。

一座城池就在眼前。

不算高大的城墙,斑驳的砖石,有些古旧的城门承载着岁月的沧桑。

朝歌!

跨越时空还是过去留影,或者说布置秘境之人的执念都有可能。

一杆子支到这里,那许宣旅游的心思就更重了。

就是可惜自己这一身通天彻地的法力无法运用,似乎这个小世界非常的孱弱,根本承受不住几分超越凡俗之力的爆发。

不过,朝歌竟然如此落魄吗?

放眼望去全是衣衫褴褛的普通人,以及干瘪到分不出年岁的大人和孩子。

神魂一转就学会了此地的语言,许宣觉得自己可能来到的不是传说中的神话世界。

暂不进城,侦查一下。

随手就选择好了目标,比如那个蹲在角落里快饿死的年轻人。

即便快要饿死,依旧披着一件破旧的衣服,身躯靠在墙壁上满是绝望和不甘的气息。

于是从玉壶中取出一块饼子递了过去。

“你家人呢?”

年轻人一边狼吞虎咽,一边断断续续的回答问题。

“征西狄时大父被抓去当兵死了。大兄跟随王上征讨郑国时战死,二兄死在了晋国大军之手,娘亲前几日饿死了。”

接下来就是情报问询时间,许宣又付出了一块干粮。

年轻人吃到一半强忍着饥饿感把半块饼子收了起来,可能是担心会引起好心人不满还特意解释了一句。

“留下口粮,我还有活下去的机会。”

很聪明的选择,很残忍的理智。

许宣让其离开,这里是虚幻的地界,此人之是过去之人的留影。

即便吃了他的饼子活了下来,还是没有吃到死去,都不会结下因果。

看着年轻人摇摇晃晃,没有丝毫希望只祈求活下去的时候,他的内心还是不免多了几分情绪。

此地已不是殷商,是卫国。

春秋,这个古代文明启蒙最璀璨的时刻,诸子百家横空出现奠定了人间大势。

可若无苦难,何以让如此多的人杰发出自己的声音,推广自己的治国之法呢。

既是如此,那么眼前的凄凉之景就合理了。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卫风-有狐》说的是一个寡妇担忧她在外服役的丈夫没有衣服穿,所以才有了大胆吐露真情的爱情诗。

诗经之中看似都是浪漫的词句,实则隐藏了很多愤慨和不堪。

比如说这首诗还有一个解法,就是贫苦的妇人看到剥削者穿着华贵衣裳,在水边逍遥散步,而自己的丈夫光着身子在田野劳动,满怀忧愤,因作此诗。

所以这首诗写的是卫国阶级矛盾突出,很多穷苦的卫人连衣服都没有穿的。

因此卫人对统治者的抗争也是非常激烈。他们痛恨贵族阶层那种骄奢淫逸的生活,批判黑暗的社会风气,希望能够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幸福社会。

于是《卫风》这个系列在诗经之中都有着非常特殊的意味。

但凡看着像是情诗的,请深度解析。看着像是反诗的,那必然就是反诗。

毕竟卫国的昏庸在整个春秋时期都是有名的。

至于为什么秘境会是这里许宣也了解了,甚至知道该去何处寻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