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41章 不忘初心  入侵神话:从教书先生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两人叙话半晌,这位郡守大人始终保持着下属姿态,搞得他浑身不自在。

自己又不是什么扬州教父,何必这般拘礼?

宋有德这才讪笑着落座,屁股只敢挨着半边椅子。

“明年我便要去洛阳了,”许宣轻叩桌面,“吴郡这一亩三分地,就托付给贤兄了。”

“明白!”宋有德下意识又要起身行礼,被许宣一个眼神按了回去。

“好好干,”许宣语气随意得像在讨论晚饭菜色,“扬州境内格局已定,日后调你入京。”

这话若是旁人说来简直狂妄至极。一个刚中举的士子,竟敢对一郡之首指手画脚?可宋有德却笑得见牙不见眼,连连称是。

其实他心底更愿留在扬州。

天高皇帝远,作个土皇帝岂不快活?但既然上了这条船,舵往哪转可就由不得他了。

“咳咳,贤弟。西门县令的调令已经递到扬州了,不知……”宋有德想到了什么,搓着手欲言又止。

“哦,已经批过了,年后上任。”许宣轻描淡写地答道。

这事说来简单,前几日给何刺史看病时顺口一提的小要求。

在官场无人作梗的情况下一个钱塘县令的职位实在算不得什么。更何况这位置近来颇有些晦气,正经官员避之不及。

“西门县令才干平平,但品性尚可。”许宣抿了口茶,“又刚经历逆子案,正是人生低谷……”

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

这种落魄又有原则的官员,正是保安堂最中意的同伴。在许宣打造江南根基的计划里,这样的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宋有德听得连连点头,背后却沁出一层细汗。

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打报告,贤弟批条子。

这套流程走得,比想象的还要顺畅。

宴席散去,书院的学子们三三两两踏上归途。

如今的江南地界已被保安堂犁过数遍,倒也不必担心安危。更何况金榜题名后谁不是归心似箭?

宁采臣背着书箱直奔金华,恨不能插翅飞回家中。

他要让含辛茹苦的老母亲亲眼看看,儿子如今是举人老爷了,往后定能让娘亲过上穿金戴银的好日子。

季瑞更是快马加鞭往家赶。听说季父提前几日回去就是为了筹备一场奢华至极的庆贺——包下全城的画舫,请遍苏州的名角,就等着宝贝儿子衣锦还乡。

就连早同学也独自往郭北县方向去了。无家可归的他打算在旧宅废墟前烧些纸钱,既是祭奠亡故的亲人,也是与从前那个懦弱的自己告别。

最后只剩下许宣一人回到崇绮书院。

远远就看见殷夫人领着诸位教授在书院门前相迎。

顾教授笑得胡子直颤,上前重重拍了拍许宣的肩膀:“汉文啊!咱们这套改革真真是书院开天辟地头一遭!往后书院史册上,定要给你我单开一章!”

太史教授拄着鸠杖,眯着眼睛将这一幕细细描摹进脑海。

这位史笔如刀的老先生,已经在盘算着今晚要如何润色这段佳话了。

师教授更是当场拨动琴弦,一曲《鹿鸣》弹得酣畅淋漓。宁采臣可是他的得意门生,如今金榜题名,比他自己中举还痛快。

倒是秦教授神色复杂地捋着胡须:“季瑞这孩子……咳……”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反正他是一点没想到还有这一天,这……更开心了好不好。

嘴上的好话也是说个没完没了,搞数学的不一定就不通人情世故。

其他教授也都喜形于色。十五人中举!这可是力压白鹿书院的辉煌战绩!

到了他们这个年纪,钱财权势都是过眼云烟,能在教书育人上压老友一头那才叫一个痛快。

最近南山上的信使都快跑断腿了,这帮老学究给昔日同窗的炫耀书信,怕是能装满几大箱。

受到了如此多的赞誉,许教习依旧保持着谦逊的姿态,只说是.不忘初心。

至于初心是什么大家都没有问,读书人嘛,答案都是高度相似的,问这个没意思。

不如问问许汉文是怎么打死几十个衙役的趣闻。

人群角落,梁山伯与祝英台并肩而立,眼中满是艳羡。

“你说……我们何时才能中举呢?”祝英台喃喃道。她完全忘了自己女儿身的事实,光是科举搜身那关就过不去。

一场热闹之后,书院归于平静。

夜色渐深,乙三院内。

许宣一袭月白儒衫,腰间玉带上的透雕云纹在月光下流转生辉。

独坐石桌前,指尖轻叩青瓷茶盏,望着天边渐圆的明月出神。

“笃、笃、笃。”

三声轻响忽然打破庭院的寂静。

那敲门声极有分寸,不疾不徐,却让许宣指尖微微一顿。

门扉轻启,月光如水倾泻而入。

白素贞素衣如雪,立在阶前。她发间只簪一支银钗,却比满园月色还要清冷三分。

只是一抹乌云恰在此时挡住圆月,不是一个好兆头啊。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