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5分钟內,路釧办公室里传了一阵“叮叮噹噹”的声音。
助理进屋一看,顿时被嚇了一跳。
只见茶杯渣子碎了一地,地上还散落著几份最新的电影报告。
《柯可西里》电影上映的这几天,总票房还没到400万。
连《那些年》的首日票房都不如。
照这样下去,別指望赚钱了,收回成本都是问题。
路釧之前面对眾多媒体和记者夸下了海口,犹如一记记响亮的耳光,被反打了回来。
10月8號,国庆7天小长假结束。
《那些年》电影票房成功突破3000万。
来到了3385万。
隨著国庆长假结束,观影人次也將大幅减少。
可就算这样,《那些年》的每日票房仍旧超过200万。
预计到下映时,票房应该能达到五千万!
这已经是非常惊人的数字了。
毕竟那些年从拍片到宣传的投入成本,总计不到400万。
投资回报比將近12倍。
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来算,这部电影甚至比《十面埋伏》和《新警察故事》这种大製作,
以及拥有巨星的国际影片,营收比还高。
反观《柯可西里》,整个国庆档过去了,票房依旧没有突破500万。
加上排片场次的逐步减少,这部电影的票房最终能到800万,恐怕都谢天谢地。
虽然04年还没有豆瓣这个网站,但各大论坛上,关於《那些年》电影的评价却在持续走高。
百度贴吧,《那些年》吧的发帖数7天內突破5万。
瀏览用户也成功突破百万级。
而竞爭对手《柯可西里》,不光遭遇票房上的滑铁卢。
就连贴吧发帖数,也不及《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贴吧的零头。
同时,同名主题曲《那些年》在电影的加持下,彩铃下载榜一路走高。
在国庆节之后,力压蔡依琳的《爱情36计》,林骏杰的《江南》,周洁轮的《七里香》。
成功杀到移动彩铃榜第二名,仅次於第一名刀朗的《2002年的第1场雪》!
单日下载次数超过150万次,只比《2002年的第1场雪》落后20万。
比《七里香》多了十五万次。
这个战绩,堪称“恐怖”。
也让很多內地原本混不下去的音乐公司,看到了黎明与曙光。
原本最近这几年,在新兴网际网路媒体的衝击下,传统唱片市场已经日薄西山。
加上港台歌手杀入內地,周洁轮,林骏杰,孙燕兹,潘伟泊等新生代歌手相继崛起,
直接將內地歌手及公司打的抱头鼠窜。
年初刀朗《2002年的第1场雪》意外爆火。
但他的歌属於民俗类型。
在流行情歌领域,依旧是“外来的和尚”占据主要市场。
徐航和景恬演唱的《那些年》,有种內娱歌手“打响反扑第1枪”的即视感。
很多音乐公司开始透过多种渠道,与星光闪耀传媒接洽,討论音乐合作问题。
內地歌手们借著这股东风,也纷纷宣布自己的新专辑计划。
就连演艺圈的艺人们也乘势而起。
荣薪达一哥:陈琨,透过多种渠道对外宣布,11月会发行个人首张专辑《渗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