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错过的大雨~那些年错过的爱情。
好想拥抱你......”
璀璨的舞檯灯光下,虽然只是初次彩排,但《那些年》的旋律,早已在徐航和景恬的生命里循环了上百遍。
悠扬歌声落下,台下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从观眾们那激动的反应就能看出,这次表演效果堪称完美。
导演组的成员们纷纷点头,眼神中满是对二人出色发挥的认可。
走下舞台时,工作人员还不忘轻声提醒:
“两位老师回去等导演组的通知,后续有什么问题咱们隨时沟通。”
“没问题!”
徐航笑著回应,带著景恬一块走向后台通道。
刚到走廊,十几个化著精致妆容的女孩就围了上来。
她们看向徐航和景恬的眼神里,满是崇拜之情。
不过,女孩们都没说话,而是用灵活的手势不停地比划著名。
这时,一位掛著工牌的工作人员快步走来,满怀歉意地解释道:
“二位老师,我们是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员。
大家可喜欢看你们演的电影了,所以特別想和你们拍张照,再要个签名!”
景恬赶紧点头:“没问题!”
徐航也笑著与这帮演员们合影留念。
对这帮演员他有印象,05年春晚可谓百齐放。
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舞蹈,就是由一帮听力受损的演员们表演的《千手观音》。
所以合影留念后,还不忘在对方的笔记本上,留下鼓励的话语。
这次的春晚面试只是个开始,后面几乎每周都有工作人员主动找他们进行沟通,主要是时间以及舞台站位的调整。
可徐航与景恬不仅要忙晚会的事,新专辑將在正月与全国观眾见面。
因此还要配合团队,在全国范围內进行密集宣传工作。
有时上午刚参加完彩排,下午就要飞往其他城市,参加签售会或者媒体採访,简直將行程拉满。
纵使景恬天生活泼,此刻脸上也蒙上一层疲惫的阴霾。
见此情形,徐行不禁有些哑然:
果然,再阳光的人一旦被迫上班,也会变成满脸颓然的牛马。
於是他拿起手机,拨通杨天珍的电话:
“天珍姐,你能不能帮我找个老师傅,我想定製件工艺品。”
杨天珍:“没问题,燕京有很多能工巧匠,只要钱到位传国玉璽都能给你造出来。
对了,公司发完招贤令后来了几千份简歷,你什么时候能亲自看看呀?”
徐航稍作沉吟,回道:
“招聘的事儿等春晚结束吧,过年期间有几天能休息,我在家慢慢看!”
“没问题。”
。。。。。
隨著春节日益临近,彩排时间由最开始的10天左右,演变成每周。
过了农历小年,更是每两天就要来一趟。
好在徐航和景恬只是演唱一首歌,並没有什么难度。
加上二人的公司都在朝阳区,距离总台的路途其实並不远。
那些语言和杂技类节目的演员们,明显压力要更大些。
就连小品之王赵苯山团队的脸上,也没了往日在银幕前的笑容。
大家都神色匆匆,知道彼此都挺忙。
徐航却忙里偷閒,在总台认识了不少人。
其中也包括一些影视圈的知名编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