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执著玄音凌的差牒,沿山腰石径折入一片灰墙青瓦的院落。
门楣上一块墨漆木匾,书“典药局”三字,笔力峻拔。跨门而入,一股混杂著丹香与炭气的热浪扑面而来。
昔日他只在山中採药,从未踏足此地,尚以为不过是储药之所,如今方知这院墙之內竟別有洞天。
正厅宽阔如库,穹顶横樑悬著数盏火铜吊灯,赤焰摇曳,映得四周铜炉生辉。
三排大炉並列,其上符篆隱现,炉腹青焰翻涌,丹香与硫磺味交织,熏得人心神微盪。
炉旁站著数名身著青缎云纹袍的青年,正以银匙拨火,以玉杵捣药。
另一侧,几名执笔弟子挽袖伏案,竹简铺开,正將一包包新收药材拆检、分类、逐一登帐。
“桔梗三斤,野生,色紫,纹细,可入『九转回元』。”
“虎骨粉半两,暂列珍稀,归三號炉。”
他们口中报数不輟,竹简上符墨翻飞。
林秋立在一旁,望著堆叠如山的药篓,心中暗自惊嘆。
原来外门弟子们连日奔波所得,尽匯於此,再由这些炼丹弟子择料投炉。一切井井有条,显见制度周严。
有人瞥见他一身青缎云纹,脚步一顿。一位面容清俊的炼丹弟子快步上前,抱拳道:“敢问可是新调来的道兄?”
林秋拱手回礼:“正是。林秋,初来乍到,还望多指教。”
清俊弟子闻言,微微挑眉,左右招呼几位同伴。
一时间,数名著青缎云纹、佩二代真传腰牌的炼丹弟子围拢过来。人人带著些审度之色,却无甚敌意。
“林道兄是何人门下?”有人开口问。
林秋坦然回答,乃是沈如晦座下。
眾人先是一怔,隨即交换了个眼色:沈师伯(师叔)行事飘忽,门內无人能得其青目,这新人竟自称是座下弟子,倒也稀罕。
不过他们並未像常郁那般惊讶失態,只在心中暗暗记下。
清俊弟子自报姓魏,名为魏仲愷,訕訕一笑,道:“沈师叔弟子既来典药局,想必识得药理。敢问可曾分辨灵草?”
“略通一二。”
林秋淡然頷首,心中则诧异:这魏仲愷称沈如晦为“师叔”。
分明按辈分,沈如晦乃一代真传第五席,莫非魏仲愷师承在门中辈分更高,却不知是哪位……
魏仲愷抬手隨意指向案上几纸包,笑意含试探之意:“师弟,那几味,可识否?”
林秋上前,解开封口,眼中精芒一闪,技能【识性】触发。
【九节雪参|根甘微温|夏日采最盛】
【技能“识性”熟练度提升+2】
他指尖拨动草茎根络,鼻端轻嗅,开口如流:“此为九节雪参,根须九转,夏日采最盛。”
他顿了顿,不紧不慢续道:“旁边黄褐一束,是山崖灵苓,入肺经清热;再者青叶紫脉者,乃幻霞草,须在月下凝露方可入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