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0章 陛下何故造反  大宋财经周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100章 陛下何故造反

工棚里,赵项撤下宦官和侍从,只留下王鐸和两个护卫。

苏軾带著李长安,三人围著一副开封地图而坐。

赵项一挥手,王鐸让两个人去到帐外警戒,五十步之內不得有人。

“李卿,何以教朕?”

李长安手指地图,沿著开封外围画了一个圈,分別是禁军驻地、朝廷马场、运河码头、金明池船队、东部新城。

“陛下,我们已经將汴京包围啦!”

啊?

四人齐刷刷看向李长安,长得精明沉稳的,怎么净说胡话。

咱们才三千军马,加上厢军和役夫,拢共才两万来人,你小子不是搁这说梦话呢么?

真要动手,朝廷肯定立马发大兵来討,两府相公都在,兵书令箭齐全,咱们不跑连一个回合都打不过。

“汴京的缺陷是什么?”

隨著李长安的指头,大家一一辨认,终於是有所明悟。

“內城加皇城,少说四十万人。城里不產一粒麦子、一颗黄豆,每日全靠数万军民水路转运。

所以,这里!”

李长安画了一个圈,把汴河东码头框住。

“皇城是汴京之心,这里便是汴京之血脉。卡住此处,三日之內,汴京必乱。”

赵项频频摇头,“不好,不好,此处易攻难守,只需两三千精兵,我等插翅难逃。”

“逃?”

李长安背著双手,装出一副高人模样,“陛下出宫巡视天下,运河为大宋命脉,驻踏此处,学习治国之道,咱们逃什么,別人又攻什么?”

他手指再指,是洛阳方向的一处据点,朝廷群牧司一处牧马监。

“我大宋马政发展百余年,陛下亲身考察一番,很合理吧?”

王鐸眼珠子直冒金光,手底下三千猛士,要是一人双马,那捧日军可就成了天下第一雄军。

“官家,该去,该去!马政一年耗费数百万贯,如此靡费,正该检查一番!”

苏軾明白了,李长安这造反之策,乃是打著皇帝的旗號造朝廷的反。

码头是三司,可查偷税漏税;马场是群牧司,诸多勛贵下手,查贪腐无能;接著查常平仓、金明池违建、禁军贪腐,只要一路查下去,必然震动朝廷,且能威胁后党的根本。

“陛下重建天命,变徵服掠夺之宋,为安靖天下、发展民生之宋!试看今日之天下,是豺狼虎豹多,还是想安生度日的正常人多!”

赵將十指插进头髮,努力控制著自己的激动。

重建天命!

这四个字,解开了他登基以来日夜困扰的心结。

赵家凭什么当皇帝做天子,他赵又何德何能,配得上这灼灼华夏。

今天,人间仙人李长安给了自己指示。原来,自己的道,就是重建大宋的天命。

变法,还是不变法,这从来不是一个问题。

维护统治,刮取民財,稳定大宋江山。

这事儿曹氏可以,託孤重臣可以,甚至王安石也可以,唯独二十二岁的赵,他这个天子不可以。

他最没资格,这江山就不是他的,只是碰巧落在了他手里。

“安靖天下,发展民生?”

似在发问,也是在自我思考。

天下人为什么要交税,为什么要服役,为什么要听从官府的號令,为什么要奉赵氏为主?

以前是因为太祖赵匡胤的兵力强,打败了所有国王和皇帝,將其他的地方进行了征服和收编。

后来呢,后来是因为太宗赵光义跟北方和,跟南国旧臣合作,达成了共享天下之財的暗中协约。

再后来呢,再后来是仁宗爷爷的宽仁,让大家都可以更好的活著?

这个有些疑问,西北死去的十几万人肯定不这么想,东段黄河洪泛区的人民肯定也不这么想。

自己该提出什么口號,才能让天下认同自己,交税、服役、服从!

他望向苏軾,苏軾望向李长安,李长安神情坚毅,“人民!”

“以民为本,创建一个为了人民而存在,为人民所有,被人民拥戴,受人民监督管理,旨在繁荣安定的新大宋!”

苏軾提炼精要的毛病犯了,立马接著说:“此为三.....

四人商討了一个多时辰,终於敲定巡游路线。

黄河水不退,两府相公不来请,皇帝决定巡幸天下,先从京畿路开始。

王鐸为武將,苏軾为文臣,李长安为顾问,携三千捧日军,另挑选五千精壮隨扈。

下午造饭,黄昏起行,目標直指騏驥院。

派官兵持节告知两府,帝师司马光辞职,欧阳修养病,皇帝准备实践出真知,自己外出学习考察。

消息传回皇宫,两宫和两府都一片然。

“皇帝翘家啦?”

普天之下,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事情么?

从震惊到埋怨、指责,再到惊慌,最后再互相推。

曹氏一阵恼怒,怎么离了王介甫,朝廷连个有担当的人都没有了。

下懿旨,命政事堂韩絳领衔,请司马光和欧阳修去劝諫天子,令文彦博和富弼接替帝师之责,准备接天子回朝。

不能再闹了,再闹大宋就成了笑话。

万一,曹氏想,万一要是孙子造奶奶的反,这史书到时候可怎么写啊!

下了朝议,招来弟弟曹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