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白灾
寒冬腊月,桑羊安正在和村民们一起盖房子的时候,附近的女人喊了起来。
“下雪了!”
“真的下雪了!可算是下雪了!”
桑羊安抬起头,看着天上开始飘落的雪,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收拾一下回家了!等半个时辰要是还在下雪,就让老李去给县里送信,说下雪了!”
桑羊安的话让其余人也高兴了起来,这阴沉的天空和飘落的雪,挡不住一群人心中的热情。
“好!”
本地妇女刘婶高兴的答应下,又对着推着小车土过来的几个女孩喊道:“东西放下,走,回家了,今天让百户杀只羊吃,给小姑娘馋的!好几天没吃肉了!”
桑羊安有了孩子,虽然第一胎是个女孩,但也很高兴,也对别的小孩子有了一份之前没有的包容。
“行!走,回去了!今天杀只羊吃!”
因为上上级的千户办事不利,桑羊安如今顺位升职为了乡长。
乡长是百户,镇长千户,县长万户,郡守十万户,正好北极武现在就是十万户。
虽然名义上只有三万户,但实际上十万户都是北极武的。
之前跑了一些人,也死了一些人,好在鞑靼人用奴隶赎人,用那些过来入侵者的老婆女儿换了他们回去。
1311村的几个女孩子都是被家里人卖过来的蒙古人女孩,此时因为大部分人还是语言不通的关系,表现得很生疏。
不过好在卖过来的还有不少会蒙古语的胡汉混血,在回家的路上,几个蒙古人女孩也知道了今天要吃羊肉的事情,顿时都开心了起来。
这里一天能吃三顿饭,喝米粥吃馍馍,有时候还能吃上面条和大饼。
每天干的活也不再是草原那些农活儿,而是搬运蔬菜,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下地干活之类的事情。
桑羊安每天都会读报纸给村子里人听,也会教小孩子们认识字。
报纸很贵,十文钱一张,但是在百户村里属于刚需,大家都想要了解外面的世界,所以都愿意拿村集体的资金去买报纸。
第二天,桑羊安从驿站邮差那里买到了今天的报纸。
“你们村上报纸了。”驿站的老头笑呵呵的递过去报纸,随后走到铁皮炉子边上坐下,手里端着一个铁制的茶缸,慢慢的喝着茶水。
桑羊安迅速找了找,很快在上面看到了1311村,
1311是内部编号,1311村还有一个新起的名字,河头村,
“朔州河头村下雪24小时,积雪深度22厘米,至今未止。”
“应州山阴村降雪持续18小时,积雪深度41厘米。”
“同州北部降雪持续约36小时,积雪深度达55厘米。”
“高柳县降雪持续20小时,积雪深度17厘米。”
……
“太原府大雪十五日未停,人畜死者无算。”
“陕北大雪,平地积雪数尺,山谷积雪两米,突厥羊马多死,人饥相食。”
“榆林大雪二十日,积雪两米,塞外驼马尽毙,饥民掘鼠为食。”
桑羊安越看越心惊,昨日刚升起来的喜悦立刻变成了恐惧。
好在继续看下去,就看到了北极武的命令。
“山农族族长北极武下达指令,要求沿途各个生产队务必保持管道畅通,以便军队发放救济粮与取暖煤炭,各个军户所除少量执勤人员外,其余人屋内必备炉火,注意通风,屋内放置牲畜进行预警。”
“要求各个村庄集中人员,炉火不息,凡是家中贫寒者可住在公社,定期清扫房屋积雪,集中安置。”
“燃料不足者可通过当地驿站进行报备,统一增援。”
“牛羊牲畜,视情况宰杀,优先保障人命,要求每天一顿肉,御寒过冬。”
“每个村集合三分之一劳动力随时等待调遣,如燃料不够七天,应提前报备。”
“矿区工人全力挖掘煤矿,田中秸秆可自行利用,不再限制。”
“趁机作乱者,杀!”
桑羊安看到北极武的救援后就安心了很多。
驿站米老头看着桑羊安,温声询问说:“你们村子的吃的和燃料够吗?”
桑羊安立刻回答说:“吃的肯定够,家家户户都是按照人头留的粮食,我家三口人,两个大人一个小孩,留了八百五十斤粮。”
“村子里堆了不少煤,还有今年收的秸秆,盖房子没用完的木头枝杈,能烧到明年。”
米老头端着泡着红枣的茶水,感概道:“麦子熟了千百次,头一次遇到这么好的皇上,平时不用交税,能吃饱穿暖,遇到了事情也想着咱们。”
北极武不是皇上,也不是王公,不过桑羊安笑了笑,“那是!再没有这么好的圣上了!”
大家都默认了北极武的皇权统治地位。
武功不用说,本来就是打出来的地盘。
短短一年时间,大家也都看到了山农族的治理能力。
桑羊安没有闲聊的功夫,拿着报纸立刻回去召集村人开始行动。
行动起来的不光是桑羊安,还有各个百户村,千户卫所的上下级。
冻死的人无法补充,还会罚款罚户,再加上这次是北极武的强制命令,分封出去的千户们也亲自去手下那里询问情况,关心基层。
山农族的房子大部分都是土坯房子,少部分是砖头房子。
抗灾能力比茅草房子好了不少,而且都是刚建造不久的房子,抗压能力好很多。
遍地的煤矿和无烟煤的产出,也足够五十万人御寒用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