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7章 天意如此  开荒:逍遥山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女人回答说:“我以前就是朔州人,投降的时候俺家分了五十亩地,河边的田被换到了山脚下。”

桑羊安直接说:“种什么私田,你不想要公共户口了?你就算是种五十亩地,过的还能有现在好?”

女人听到后也觉得有道理,但是又感觉不知所措,“那我家里那些地咋办?”

桑羊安劝道:“别管了,不然让你去靠近你烂地的地方种地,你们一家人都别想在村子里待了,村子里每天事情都做不完,你还有时间去管你的破地?”

看到女人还是转不过弯,桑羊安就提醒说:“你看这次过来的几万人都是有地的人,活得不一样惨吗?你有地就要交税,现在又不需要交税,有我们一口肉吃,就不会饿到你。”

有地的几十户人听到后,很快就熄灭了种私人土地的想法。

种地不赚钱,自然就不种了,现在能活下去的手段又不光是种地。

桑羊安继续读报纸:“今年我郡新造三米重铁犁3224架,旧存2.5米铁犁2500架,预计每日可耕地二十万亩,为多收粮食应对灾年,今年耕种小麦两百万亩,占用劳动力十万人。”

“山农郡九州共有耕地……两千万亩。”

桑羊安顿了顿,继续念道:“山农郡今年人口492421人,预计等到二十年后,下一代人成长起来后,才能完全开发九州之地。”

“保证粮食产量,保证一日三餐,保卫家园,若有敌人来犯,不论男女都应该拿起武器上战场,为幸福家园而战!”

“前年去年,山农郡归南者约三万人,至今未有消息。”

“凡归南将领,非皇族世家子弟者,皆死,以重罪严惩。”

“凡归南士卒,皆在督战队的枪箭督促下,身先士卒,死于攻城拔寨。”

“凡归南农夫,皆为秦晋两地征召之农夫,死于旱灾,冻毙于风雪。”

“山农族不浪费土地,凡归南者,收回发放之宅院土地,妻子改嫁。”

整个农舍的男男女女都安静的听着,这都是关乎到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关键性通知。

桑羊安也继续念起了新规定。

“根据新三州将士讲述,文朝皇帝文治不如山农,武功不如山农,于是心生奸计,训练一批专门射杀主将指挥的弓弩队伍,以盾兵盾车进行推进,靠近之后以弓弩射杀。”

“为了应对失去主将后军队无主,导致军心大乱被敌军有机可乘的事情发生,根据族长最高指令,各个千户出征或者防守时,必须明确指挥权传递。”

“指挥使不幸中箭后,副指挥按照顺序接管,副指挥死了,由随军幕僚接管,随军幕僚死后,由第一百户接管,以战略目标为准,若有人投降,可杀而代之!力战不退!”

“若族长不幸有难,郡中军务事情由代州,忻州,朔州,同州,武州(农家口卫),蔚州,六地守军共管,要求五个地区严防死守,抵御外部入侵。”

“政务农务由七位内政大臣继续分管,妻子子嗣退回山农村,享受千户待遇。”

“山农郡十年后以战功高者为主。”

北极武把自己的后事安排的明明白白,也给了刚投降的雁门关守将一个惊喜大礼包。

石岭关总兵府,雁门关守将拿着前天的报纸读着,在读完最后一个字后,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欣喜的微笑。

“武王果然义薄云天,豪情万丈!”

总兵府内的几个军官也都露出了微笑。

白牧笑着说:“我就说嘛,咱们归附武王是对的,朝廷哪里会管我们死活,不需要的时候,咱们就和死在咱们手里那些人样,憋屈的被那些杂种乱箭射死!”

在白牧身边的石岭关守将是白石,也是白牧的兄弟,因为是兄弟就没有同守一个关卡,而是守在了后面的石岭关。

两人是同胞兄弟,也是军户世家。

选择投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扎根晋州几十年,上下早就连成一片。

朝廷杀晋州流民,致使白家上下经营的十万亩田地成了荒田。

既然投靠北极武可以继续享受荣华富贵,白家上下自然选择了北极武。

白牧年轻一些,刚三十岁,白石三十三岁,两人都不是白家的家主,这一次投降也是临时性的行为。

白石叹息道:“家族的人已经从太原城过来了,若是武王出兵的话,太原城立刻就能归武王,真是可惜了!”

依靠北极武的实力和白家的内应,想要攻破太原城非常简单,到时候就可以占据晋中,直接拿下整个晋州。

白牧没有那么悲观,微笑说:“现在守住石岭关就行了,忻州代州才是我们家的基业,太原城都是晋王的地盘,如今晋州没有人了,留在那里也没用。”

“武王对我们如此重视,只要守住石岭关和雁门关,今后必成大业!”

白石点了点头,“外面的晋州人就三十万人了,再不进来就都要死在外面了,我们白家归降武王,晋州其余家也该好好想想了。”

文朝之前是百年乱世,所以不存在士族世家,全都是军事世家。

因为世袭和投降比较快的关系,得以保留大部分田产。

也因为依旧可以带兵打仗,镇守边关的关系,守军将领可以轻松侵占大量军屯民屯。

让手底下士卒给自己打工这种事情,在世袭的军官眼里就是正常事情。

只要北极武能够保证大家继续富贵下去,世家豪族就愿意跟着北极武。

之所以这个时候投降,主要是文朝做的太过分了,又遭遇了两次天谴,让人觉得文朝气数已尽。

信心很重要,如今晋州人对文朝失去了信心,在这边又是大旱又是雪灾,又是自己人杀自己人,对面却粮食丰收,羊肉吃到饱,月月有钱拿后,中高低三个阶层的军人都选择了北边。

上天预警是一方面,北极武的名字也很合适,武王取代文朝是符合封建迷信的事情。

天意如此,自然师出有名。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