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粮食丰收,公田粮食播种面积预计提高1.5倍,用于支持未来新生儿所需口粮。”
“全国产铁量增加百分之六十五,年产铁25万吨,用于农具、武器、军械、日常民用商用等。”
“截至秋末月,全年累计发放军饷六百万贯,累计运输粮食四十万吨支援平原省,秋粮收购后以买代运,将从平原省各军户领地原地购粮用于支援边军。”
“全年累计发放官吏俸禄(含山农人干部)一千一百万贯。”
“全年累计发放补贴抚恤三百一十四万贯,主要用于征讨西凉死亡士兵家属,以及幽州战死者家属抚恤,其余为劳动死亡者抚恤,多为河道工人,国营工厂工人,外出劳务者以及病死和意外死亡的公共户。”
“全年财政收入一千六百万贯,主要为粮油蔬菜出售,铁器出售,盐税,征讨战利品收获,服装出售,金矿冶炼,山农省贸易商税,抄罪大恶极者所得。”
“累计支出两千一百万贯,财政赤字五百万贯,国库剩余白银九百万两,铜钱六千万贯。”
“为补充国库资金应对天灾人祸,及时守护安定家园,明年年后起,商人交税四分之一,妓院赌坊三分之一税,其余暂且不收,使千万民众休养生息。”
“若契丹人不再进犯,暂时不理会北方战事,以治理黄河,发展农业,选拔人才,恢复陕甘生态为主。”
“为选拔人才,今年以【钱税】为题目接收各地投稿,可自行或者委托旁人交送答卷于洛阳宫门前,文章尾部注明姓名籍贯,截至至入冬结束。”
****
洛阳城外的洛南县,负责农业管理的李唐卿看着今天的报纸,内心久久不能平复。
报纸上的数据很少,只有黄淮省的部分粮食产量,不涉及他们生产队种植的油料蔬果等数据。
但是光是报纸上提供的详细数据,那一个个带着好多圈圈的字符,让读懂的人对山农国的强大理解的越来越清晰。
山农国就是一个快速成长茁壮的猛兽,最恐怖的是北极武提前确定了继承法。
即使是北极武现在死了,山农国依旧会继续成长变大。
没有了武王,山农国肯定走不到最鼎盛的时候,但是消灭契丹和草原鞑靼人,统一西蜀和南朝,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为这种心怀仁义的君主效力,并不丢人。
李唐卿对山农族越是了解,就越发现这个山农族和汉人区别不大,更像是在汉人基础上破而后立走出来的精华。
不论是简化的文字,还是对各种礼义廉耻的注重和维护,对仁义道德推崇,对忠君思想的维护。
最大的区别就是以民为本不再是一句空谈,而是切身实际的在做,简化各种繁文缛节,无法更改的糟粕规矩。
简化版的文字,更加民俗话的民用常语,更细小便于理解的十进制计量单位。
汉人想要学习山农族的文字非常容易,很多话都是一样的话。
而且朝中文武都知道一个消息,山农人和汉人同源,去山中避难后磨练出务农打猎与工具制作的本事。
既然同宗同源,就不是外人。
李唐卿拿出纸笔,不再光领工资做工作事情,开始尝试尽自己所能,做更多利国利民,报效国家的事情。
“钱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钱于民,池中水,少取则活,富水而成汪洋。”
“国有国税,常有开源节流之说,臣以为钱税二字在于兜大放小,税于国,如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一民户夫妻儿女四人,得田地八亩,千二百斤粮食可活,余者可为税。”
“今一户夫妻二人外出务工,半年可得工钱四千五百文,如果农闲就近治理河道,修建水渠,盖房搬运货物,一年可得六千文,得杂粮一千七百余斤,可多养一儿半女。”
“百姓种粮得钱,以钱买粮,但若是算上煤火,铁炉,衣服,灯烛等杂物,臣在洛南县城常听闻男女妇孺闲聊,夫妇二人要养活一家六口,需要7500文。”
“若提升十分之一所得,一家四口有年终有积蓄,一家五口勉强度日,一家六口以上者,若只有夫妇二人务工,必民生艰难。”
“若是能多些工作,以工代赈,以放为收,发放工钱供百姓购买粮食煤铁,则化石为金,金银满仓,粮食丰收,山农国必人丁兴旺。”
……
李唐卿拿着公家的纸和笔,修修改改,誊写了两遍后才写好简短的答卷。
怀着有些忐忑的心情,李唐卿把答卷放在了皇宫门口,又和很多排队的人一样,第一次有机会近距离地往那座恢弘神圣的红色大门内看上一眼。
在李唐卿回去继续干活后不久,太监就抱着一摞卷子前往观音堂。
因为是第一天,答卷的人并不多,大部分人都在找帮手,或者好几个人聚集在一起讨论怎么解题,再或者是翻阅文章找答案。
北极武坐在能够看到庭院风景的屋内休息,秋风从南门与东窗吹入,吹向西门卧室走廊。
屋内的帷帐轻轻摆动,周围宫女美人们的衣服也跟着轻轻摆动。
北极武躺在美人怀里看着窗外十多米高的竹林,在秋风中飒飒作响。
在旁边坐着的几位宫装美人们优雅的整理着试卷,由几名接受过正规教育的漂亮女人为不识字的北极武朗读试卷内容。
北极武闭着眼睛安静的听着,几个女官也摸清楚了北极武的要求,凡是拍马屁的文章直接丢在一边,只读那些带着数字的答卷。
不管是山农族的12345和一二三四五,还是文朝的壹、贰、叁、肆、伍,只要是带数字的都留下。
不带数字的,一律不理会。
“这个叫什么名字?”北极武懒散的问了一句,眼睛也不睁开,反而因为午睡的关系,双腿很有精神的伸直了,“揉腿。”北极武随意一声。
附近的美人迅速俯身帮忙揉腿,另外一名女官则是恭敬地低下头,
“是淮南人李唐卿,现在洛南县万户队里当田曹,主管农粮油麻和储仓检查之事,已经四十七岁了。”
北极武睁开眼,思索后就给了一个选择。
“让他当洛南县县令,管钱粮和县城建设,为期五年。”
女官应道:“是。”
附近女官把录用的名单写在单独的纸上,上面有各个人的籍贯姓名当前住址,也有封的官。
李唐卿并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只是名单上的一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