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享受
南朝的粮食危机足以引爆本来就四分五裂的政权。
受灾最严重的就是临安府一带的沿海地区。
种地的人和牛都死了,粮种都吃了,来年就算是一个好年也过不下去。
知道活不下去的流民迅速在各个地区联合,一起朝着南方打去。
各地矿工船工以及哗变士兵组成的义军将断了补给的朝廷大军包围,硬生生吃掉了朝廷最后几只部队。
江南几个主要城市陷入了剧烈的战乱之中,房屋被烧,俘虏被吃,原本繁华的城市迅速变成了人间炼狱。
各个城市都关闭城门自保,但也被饥寒交迫的流民不计代价的攻破,不论是官还是民,都变得一片混乱狼藉。
各个大区请降的密报像是雪一样飞来,北极武却看都不看,趁着过年期间陪了一晚上老婆孩子,然后继续在皇宫里赏雪听歌。
长江边上的几个内地城市经常和北边书信来往,知道一旦投降自己就能世袭高官,并且城里人都是自己家的奴才。
各地城池的主官也都清楚如今的状况,山农人不杀俘虏,也不劫掠百姓,大家的消息互通,不论高层还是底层都相信山农人有良知。
再加上北极武确实是做了人事,不征粮税,不乱杀臣子,就连燕国公和魏国公那种反复投敌的都忍了没杀。
最重要的是没人有信心挡住北极武。
文朝几乎是北极武一个人打崩的,蒙古人契丹人也都被北极武杀了个底朝天,更有甚者一日灭一国。
这边刚自立为王,那边北极武过来后谁能挡得住?
能做决定的人口密集区都缺粮到了吃人的地步,城里内外惨不忍睹,这个时候谁拦着大家投降,谁就是找死。
于是大家都普遍采取了保护自己人等投降的想法,坚决不救受灾最严重的苏杭等地。
救了就不会投降了,不投降就是死路一条。
也正因为多地区得见死不救,文朝军队三个月不到就被义军蚕食,文朝彻底崩溃,只留临安城的百万人死死抵抗外部的围城。
城里人都想投降,可是守将不肯投降,皇帝也不肯投降,每天都要杀死不少自己人。
“粮食到了!武王运粮食过来了!”
苏杭地区军心大振,迅速出城讨贼。
在南朝造反的汉人起义军被武王深深的背叛了,万万没想到山农人皇帝北极武竟然救南朝皇帝。
造反的汉人很快被汉人杀死,在起义军杀了不少人,官兵也杀了不少人后,剩下的粮食也足够几百万人吃了。
南朝皇帝万怙重新做稳了皇帝宝座,也终于松了口气。
“将叛军全部杀了!这次背叛朕的官员也都杀了!妻女送去武皇那里,礼部尚书,你亲自过去替朕道谢,多谢武皇的仁义相助!”
万怙三十八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此时已经冷静了下来,也安心了下来。
北极武真的没有打他的意思,不然依照山农国的实力,南朝没有半点抵抗力。
这一次万怙也看到了最真实的对比,几乎全国都在想着投降北极武。
但是因为盟约在,注重承诺的山农人不仅没有落井下石,还运了百万石粮食和三百万银子相助。
山农国不接受南边人的投降,甚至是不喜欢南方汉人过去投靠。
王明允因为出使过山农国,一直都在礼部尚书的位置上坐的很稳。
“臣遵旨!”
***
四月,农忙时
“山农日报!山农日报!旧钱留新钱,旧钱明年就不收了!”
“山农日报!山农日报!粮食运达南方,南方汉人天灾人祸死三百余万人,灾情已经结束。”
“山农日报!山农日报!昨日降下春雨,免了灌溉,武王有令:如无大旱,今年水费不涨。”
“河道治水修坝招募男女劳力,男劳力每日可得四十文钱,女劳力三十文钱!”
“今年外出务农工资上涨,干活不干活,每日基础工资上涨五文钱。”
四九八大声的呼喊着,将整理好的报纸一份份卖出去。
旁边的妹妹负责数报纸放在一边,今年开始每天要卖三百份报纸,差不多三十多斤。
四九八又卖了一份报纸后趁着闲空,对着坐在桌边数报纸的妹妹说:“你来做啥?我自己就行了,在家多睡一会儿。”
小丫说:“我听你说报纸重,就过来帮你干活。”
“我自己就能抱起来。”四九八不觉得累,不过看妹妹也没事情做,就也接受了好意,“读书怎么样了?”
八岁多的小丫笑着说:“报纸上的字我差不多都认识!以后我也来卖报纸!”
原本还在高兴的四九八此时就笑不出来了。
工作和户口密不可分,现在每个工作都是按照编号和队伍严格设置的,而且每个工作都考虑到了难度和内容,不会增员。
不光是千户万户是世袭,山农族的工人,农民,士兵也都是世袭。
农民指的是武王直属的万户生产队,待遇和工资都不低,属于一家一户只给一个名额的特殊岗位。
就算是一家全部上阵,拿的也是一个人的工资。
但是工资非常高,专门从事种地工作的主力生产队,一个人每年能拿八十两银子的巨额报酬。
四九八是工人,最近涨了工资也才一月三两八,一年不到四十两。
士兵工资每月五两,包吃包住还有补贴赏赐。
四九八此时很发愁,在内心里杂乱的想着烦心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